滨州日报/滨州网讯站在上海中心大厦顶端,可以俯瞰整个上海全景;走进上海化学工业区,能够感受化工产业之巅的风采。近日,滨州市第二批赴上海“体悟实训”学员集体来到上海化学工业区参观学习,切身感受世界级化工园区创新发展的无限活力和化学工业的无穷魅力。
(资料图片)
参观上海化学工业区合影
参观上海化学园区展览馆
学员们首先参观了园区展示馆,详细了解了上海化学工业区从计划设立、到艰苦创业、到高速发展、再到世界领先的发展历程,深入学习了园区规划发展的先进理念和经验做法,共同展望了化学工业区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功能定位。
上海化学工业区位于上海市南端、东海之滨、杭州湾北岸,横跨金山和奉贤两区,规划面积29.4平方公里,管理面积36.1平方公里。自1996年8月批准设立以来,园区积极学习借鉴国际先进园区建设经验,创造性地践行“产品项目、公用辅助、物流传输、生态保护、管理服务”五个一体化的开发理念,规划建设运营充分体现了专业集成、投资集中、资源集约、效益集聚的特点。园区以石油和天然气化工为重点,发展合成新材料、精细化工等石油深加工产品,构建了乙烯、异氰酸酯、聚碳酸酯等产品系列,形成了上、中、下游紧密关联的化工产品链,产业关联度达80%以上,多种产品产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经过20多年的发展,园区现已成为基础设施完备、公用配套齐全、管理服务便捷的现代化石化基地,成为集聚国际知名跨企最多、产业能级和产品关联度最高、资源循环利用水平最先进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是国家首批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全国循环经济先进单位。
随后,学员共同参观了园区国际化工新材料创新中心和公共管廊有限公司。“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上海国际化工新材料创新中心(“INNOGREEN”,以下简称“创新中心”)成立于2021年6月18日,旨在贯彻“创新驱动”国家战略,致力于打造绿色化工品牌园区和新材料科创高地。创新中心以上海化工区为核心,规划占地面积2.2平方公里,设立研发实验、中试放大、科技展示、教育培训等功能,将围绕化工新材料重点领域、关键产品和核心技术的研发孵化、成果转化及应用创新,提供全过程的运营管理、专业化的配套服务和开放式的包新环境,打造具有鲜明产业特色的创新生态系统,通过创新链与产业链的联动发展,进一步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企业创新能力,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化工新材料产业集聚区和创新策源地。上海化学工业区公共管廊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是全国首家提供专业化管廊服务的企业。作为上海化学工业区“物流传输一体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公司已建成公共管廊28公里,敷设管道384根、总长570公里,覆盖园区23.4平方公里,输送不同物料近60种。公司与化工区共同成长,在园区公共管廊的建设、管理、运营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拥有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外观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35项,并主持起草了全国第一个化工园区管廊国家标准《化工园区公共管廊管理规程》(GB/T36762-2018)。
参观上海化学园区科创中心
参观上海化学园区管廊公司
在参观学习过程中,学员向园区有关同志详细介绍了滨州市化工产业发展的相关情况,为寻找双方进一步合作的机会打下基础。打造世界高端化工产业基地,是滨州立足自身实际、着眼发展优势、奋力走在前列的战略选择。对标世界最先进标准,瞄准行业技术前沿,以“高端化、绿色化、集群化、品牌化、生态化”为主攻方向,加强前瞻布局,推动产业链从上游向下游延伸、产品链由低端向高端转变、价值链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提升,成为滨州市打造世界高端化工产业基地的首要目的。近年来,滨州化工产业以推进结构调整和优化产业升级为主线,着力提高企业运行质量。原油加工量、烧碱、纯碱、环氧氯丙烷、三氯乙烯、焦炭、重交沥青、农药、油田助剂产品产量居山东省乃至全国前列,成为滨州市传统优势产业之一。
通过这次参观学习,学员们纷纷表示深切感受到上海化学工业区在产业布局、生态环保、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先进理念和创新技术,开拓了视野、提高了认识、明确了方向,下一步将认真学习消化上海化学工业区的先进经验,勇于向先进看齐,敢于向高水平挑战,进一步解放思想、启迪思维、找准差距、增强动力,把所闻所见变成想法思路,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发展路径,努力为更高水平富强滨州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上海化学园区合影留念责任编辑:徐明月
关键词: 上海化学工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