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封面新闻记者 徐语杨
从大兴安岭到河西走廊,穿过大凉山到云贵高原,这一自东北向西南形成的文化地带,在考古学上,被称为半月形文化传播带。从新石器时代后期直至铜器时代,活动于这一区域之内的为数众多的民族留下了若干共同的文化因素,这些文化因素有着大量相似的特征,难以用“巧合”来形容。三星堆正处于这个文化带的核心位置。
王献华做主旨演讲
10月29日,三星堆文化与青铜文明学术研讨会在广汉市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在研讨会上作了主旨演讲,共同探讨三星堆研究的新进程。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全球文明史研究所所长王献华做了题为《亚欧大陆青铜时代的三星堆文明》的发言。
王献华在演讲中提到,两河流域文明原本是他研究的主要领域。公元前16世纪-前10世纪,西亚北非文明从晚期青铜时代相对稳定的“大国均衡”进入早期铁器时代相对混乱的“文明崩溃”状态,也留下了璀璨夺目的文化遗产。而这个时期正是以三星堆-金沙为代表的古蜀文明时期。正是在这样的机缘下,王献华将目光投入到三星堆,做了大量对比研究。
本次主旨演讲,王献华就站在亚欧大陆青铜时代的大背景下,以宏大的视野切入三星堆文明。“交通线”和“力量场”是王献华主旨演讲的关键词,王献华认为,作为半月形文化传播带上的重要一环,三星堆文明正处于当时中华文明塑形时期的重要节点,也处于地理交通线的大动脉上,因此形成了强大的力量场,影响了中华文明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