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岁月染成灰色的雷士德工学院外墙,在无数次冲刷后露出最初的色彩;裸露的墙体打上现代的“补丁”,当年的建筑语言与潮流设计理念碰撞出火花;门外整修一新的公共绿地,在原本的弧形草坪上,放置了一尊带着科技感的艺术雕塑,仿佛跨时空对话……今天,以新旧融合理念修缮的雷士德工学院整体完工,为北外滩核心区再添新地标。
雷士德工学院位于虹口区东长治路505号,是北外滩重要功能性项目。未来,上海创新创意设计研究院将联手北外滩集团,以此为载体,汇聚国际设计创新人才,探索产业研发体系,通过跨学科、问题导向、全链路设计创新培育模式等,打造创新引擎。
(资料图片)
虹口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中央活动区,北外滩立足“保护更新式”开发,其独特之处正在于新旧融合。此次雷士德工学院的修缮,是该区域建筑、功能新旧融合的最新实践。雷士德工学院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脉,本次大修注重现代与历史的交融,依托历史考证和价值评估,恢复历史建筑风貌和装饰特色,并结合当代办学需求增加功能。今后,这栋老建筑将在历久弥新中,发挥更大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进一步提升城区软实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
修缮现场像“考古现场”,匠心修复“应保尽保”
提起雷士德工学院的过去,令人感佩。这所工学院是按照英国工程师、地产商亨利·雷士德的遗嘱,用他的遗产创办的——雷士德在上海度过了60余年,自愿加入中国籍。这位富豪生活简朴,认为将资产用于为上海人民造福是唯一正确的选择。在遗嘱中,他特别提到,要“捐赠建立能容纳300人以上的雷士德学校,对中外学生开放,特别对中国学生”,这就是雷士德工学院。
雷士德工学院也被称为“寿命最短的名校”。1934年10月1日建成开学,主要提供科学技术方面的培训教育,设立了建筑、土木工程、机械、电器工程等课程。1945年因抗日战争停学前,这里仅毕业了五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1000人,却为社会输送了一批杰出人才,如中国工程院院士顾懋祥、规划设计大师陈占祥、中国驻联合国大使梁于藩、翻译家任溶溶和草婴等。
雷士德工学院外形颇有个性,平面呈“Y”形,主建筑的平面与立面酷似一架展翅迎风的飞机,“飞行方向”直指正东北方。据传,1932年日军出动飞机对上海华界狂轰滥炸,正在筹建中的留士德工学院便参考了战斗机造型,蕴含着浓厚的抗日救国情怀。
“我们必须以匠心对待,不负雷士德工学院的历史。”建设方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建筑风格多元,是研究上海近代建筑风格的重要案例。本次大修从今年初启动,主要包括对主楼的保护修缮、室内装修和环境整治提升等。项目部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无人机、BIM建模、红外线热成像检测等数字化技术,对项目重点保护部位进行管理与技术支撑。在消除现有结构安全隐患的基础上,建筑保留了当年阶梯教室、大礼堂等重点部位的原样,并在细节上与原设计产生呼应。
使新旧建筑融合形成一个新的整体,是本次修缮的最大亮点,也是难点。这里的修缮现场像是“考古现场”,工程人员不时会挖到老物件,这为工程提供了指引,也增加了“麻烦”。他们特辟了一间材料陈列室,将几十种老建筑物料陈列在内,通过复刻比对,一次次调整图纸,尽可能保护和还原建筑的历史特色。
就拿窗架来说,圆规、烧杯、书籍等科学仪器与机械图案是装饰图形,让整栋建筑显现出建筑形态与实用度的和谐相融。在修复这一建筑细节时,工程人员特地前往上海历史博物馆调取资料,并依照现存窗架实物比对复制。如今,1:1修复的大门上,绿色窗架为原物,黑漆窗架则是新制,两者跨越时空彼此呼应、相得益彰。
结合空间特点赋予新功能,老建筑向史而新
沿着工学院走廊漫步,记者发现二楼、三楼同一位置的墙面被落地玻璃代替。原来,这里曾是上海海员医院护士站的位置。在修缮过程中,建设方保留了这段历史记忆,并以通透的玻璃增加教室与外界的连通性。
“我们通过结合空间特点赋予建筑新的功能,让老建筑向史而新。”相关负责人介绍,88年中,雷士德工学院曾先后作为学校、医院使用。今后将在复合功能的基础上,继续沿用内部格局,设置多功能厅、展厅、实践工坊,以及一系列研究室和工作室。
比如,三楼原来的绘图教室高敞宽大,别致的锯齿形天窗设计,通过漫反射让室内获得均匀、稳定的采光。未来,这处理想的展示空间将作为多功能厅,通过灯光秀、数字雕塑等,展现老建筑的时代魅力。
经过修复,一些老物件也将继续发挥作用。在二楼的阶梯教室中,可上下提拉的活动黑板就是1930年代的原物,工程人员对轮轴修复后,它将继续作为教具使用。
而新材料新设备新理念,也被巧妙地融入到修缮过程中。比如,楼内卫生间贴面所用的美弧砖,就以圆润、高贴合度的设计,展现了当下时新的工艺技术。再如,二楼原校长办公室阳台下,新近打造的公共绿地一览无余,视野绝佳。还有,新增的消防、空调等设施,通过装饰设计、纳入边柜等形式被“藏”起来,避免了“违和感”。
本月底,第二届“设计寰宇”48小时创意营将在这里举行。未来,这里将聚力形成创新创意生态系统,把更多设计理念糅合到城市文化与日常生活中,进一步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
作者:单颖文
图片:叶辰亮摄、虹口区供图
编辑:王嘉旖
责任编辑:陆益峰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