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早饭,69岁的马阿姨带着2岁半的外孙女从家步行不到10分钟,便来到开在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里的“宝宝屋”。把孩子托给老师后,她先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药,又返回为老服务中心便民服务室剪了头发,10点半过后,接走了在“宝宝屋”玩得意犹未尽的外孙女。
这家“宝宝屋”还在建设时,马女士就常来“探班”,如今她真正享受到家门口的托育服务。“把孩子交给他们非常安心,入园前孩子能学着与小伙伴相处,而我也能腾出时间做点自己的事。”
(资料图片)
“幼有善育”,关系万千儿童健康成长。静安区江宁路街道在上海率先试点建设嵌入式、标准化的社区托育点“宝宝屋”,提供就近就便的临时托、计时托服务,受到家长普遍欢迎,为“教育友好型社区”的创建走出了坚实一步。
一间小屋:名字取自“抱抱我”
双职工父母临时有事无法看护孩子怎么办?带娃的祖辈能不能拥有一小段舒缓身心的时光?便捷、优质、科学的临时性照护,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出路。
今年起,上海试点探索社区托育服务,打造“15分钟托育服务圈”。地处上海中心城区、辖区内有0至3岁婴幼儿近900名的江宁路街道,率先试点,目前已开设3家社区“宝宝屋”,分别位于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党群服务中心和南阳实验幼儿园内,共计可为周边提供90个计时制托位;每周一至周五,上下午各提供3小时的预约制托育服务。
9月23日,在南阳实验幼儿园的“宝宝屋”,看护人员在陪小朋友玩耍。新华社记者 刘颖摄
“‘宝宝屋’取自‘抱抱我’的谐音,希望能为社区有临时托育需求的家庭托底。”江宁路街道办事处主任余文君说。
走进开在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三楼的“宝宝屋”,记者看到,这里空间宽敞,色彩亮丽,犹如置身一所幼儿园。孩子活动区域铺设软垫,有小滑梯、帐篷、“厨房”等游戏设施,随处可见各类毛绒玩具。陆续有家长带着孩子前来,在完成测温、洗手等健康检查后,孩子们便可在托育师的照看下自由玩耍。
余文君说,这处“宝宝屋”是目前试点建设的3家中最大的,包括室内空间100平方米、室外活动区域6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45名1至3岁年龄段婴幼儿,承担着接待、服务咨询、晨检、母婴照护等功能。“‘宝宝屋’建在为老服务中心内,更突显了‘颐幼相伴,其乐融融’的特色。”
下午2时许,居民陈先生带着22个月大的宝宝来到为老服务中心。他告诉记者,家长们已经建了微信群,平时常相约把孩子一起送过来。“差不多大的孩子聚在一块,形成一个熟悉的环境,适应起来更快,对孩子的成长也有帮助。”
孩子仍在身边,自己却能同时享受片刻安静时光,冯老先生很认可这一带娃新体验。在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宝宝屋”,1岁半的孙子由托育师带着,自己能顺便在5楼的老年大学上一堂紧跟潮流的“玩转数字”科技课,或者去2楼的图书馆看书看报。“孙子开心,我也舒心。”他笑着说。
“嵌入”社区的方式不同,便捷优质的口碑如一。“多种探索,都是为了把民生痛点转变为治理亮点,让居民幸福感、获得感持续提升。”江宁路街道党工委书记刘尚宝说。
据了解,为让社区托育辐射更大范围,江宁路街道已将一处居民区、两所幼儿园纳入新一批“宝宝屋”规划建设中。静安区各街镇也将结合“15分钟生活圈”建设,同步规划开设更多社区托育服务设施。
而在上海全市范围,“宝宝屋”建设也有时间表——“十四五”期间,其覆盖率将达到85%,中心城区街镇覆盖率将达100%。
一张课表:打开课后服务新空间
“你们知道小校经阁里藏着哪些宝藏吗?”近日,江宁路街道图书馆馆长朱宇翔走上了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的讲台。他一边为学生讲述小校经阁的历史;一边指导学生动手,将纸模搭成小校经阁的样子。尽管坦言“不是专业老师,有点紧张”,但孩子们热烈的回应,便是对其课堂的最好褒奖。
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江宁起航》课堂(9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 吴振东 摄
这是新学期《江宁启航》课程又一次与学生见面。该课程由江宁路街道和静安区教育局联合打造,融合了具有江宁特色的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将通过“送进去、引出来”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社区、了解社区、融入社区,通过浸润式学习,延展课后服务的时间与空间。
朱宇翔正是“送进去”的“外援”之一。在他看来,《江宁启航》能让孩子们深入了解蕴藏于自己身边的历史文脉、城市记忆。“不仅仅是学习新知,更关系文化的认知与认同。”
近年来,静安区率先探索“三段式”课后服务,在优先满足小学生在校完成作业的需求基础上,挖掘主题式综合活动、项目化学习育人功能,不断提高课后服务质量,助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双减”政策落地后,这一探索被教育部确定为义务教育创新举措和典型经验。
“送进去、引出来”则是“三段式”课后服务的再升级。静安区教育局局长陈宇卿说,希望以教育友好“小支点”撬动社区治理大格局。除研发《江宁启航》外,静安局地合作推出“社区合作新课表”,整合社区优质课程资源,50多位名教师、名教练提供近20门课后服务课程,包含“人格与修养”“人文与艺术”“运动与健康”三大类别。一年来送课2000余学时,8万余人次学生从中获益。
“不断把好的教育资源引入学校,学校的教师、学生可以充分地走入社区,搭建起这样一个平台,正是‘教育友好型社区’的意义所在。”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校长张人利说。
一幅蓝图:全社会全年龄段教育融合全覆盖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上海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核心使命,是涉及民生大计的重要命题。
记者了解到,上海连续多年将学龄前儿童善育列入市委民心工程和市政府的实事项目予以推进落实,率先构建了以幼儿园托班为主体、普惠性资源为主导的0至3岁托育服务体系。
“然而,现有托育服务资源的供给与广大市民的现实需求还有较大缺口,迫切需要多种方式,特别是依托社区提供嵌入式、标准化的临时性、计时制托育服务,通过与社区邻里日常生活紧密结合,更好满足需求。”上海市教委主任王平说,静安区打造“教育在社区,社区懂教育”的社会治理创新模式,是营造教育友好城区新生态、彰显高品质教育、助力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的重要实践。
位于江宁路街道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内的社区“宝宝屋”(2022年3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
今年下半年,以“创建教育友好型社区”为主题,江宁路街道政协委员联络组在“协商于民”政协委员工作站召开专题协商会,静安区政协委员、区级相关部门,江宁路街道和各界代表共同为打造“教育在社区,社区懂教育”的社会治理创新模式谋实招。
下一步,江宁路街道与静安区教育局将继续探索,针对社区内学校15至18岁青少年提供真情景职业感知和职业体验,以及高质量职业规划指导服务;结合“白领驿家”建设,围绕商圈打造“江宁白领学苑”;开发生命教育核心课程,通过终身教育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针对社区有需求的家庭开设“亲子共育课表”等共享课程服务……
“通过‘教育友好型社区’六大领域,惠及社区全龄段人群,以春风化雨般的治理方式,提升社区居民认同感、参与度,以教育友好型社区的创建提升社区黏性,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效能,让社区居民幸福感、获得感持续提升 。”静安区教育局副局长孙忠说。
“希望以江宁路街道为试点,坚持社会参与,向各界人士谋求智慧,给居民良好体验的同时,让‘教育友好型社区’行稳致远、开花结果。”静安区委副书记王益群说。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记者 吴振东、郭敬丹、史依灵)
编辑:叶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