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本没有咖啡,需要提神的打工人多了,便有了咖啡。
当下,咖啡大有取代奶茶的势头,成为年轻人的“续命水”。叫醒的上班族可能不是五个闹钟,而是早八晨会上的大杯加浓冰美式(不加糖)。
作为舶来品,咖啡也在逐渐入乡随俗,与不同的城市交融碰撞,衍生出了千姿百态的咖啡文化。
(资料图片)
01.
“深圳是咖啡之都?阿拉上海人第一个不服啊!”
上海本地人赵先生在看到新闻后,立马跟深圳的朋友展开争论。
“上海人喝咖啡喝的是一种生活态度,我们满地都是精品咖啡的小馆子,出门下楼就能喝到意式手冲,上海的咖啡文化可是非常有底蕴的。”
“不知道深圳人喝咖啡喝的是什么?”
“是深圳速度。” 朋友浅浅回答道。
02.
坐标徐汇的小李,平日至少一杯冰美式打底。
可自从上周听闻部门可能优化的小道消息后,他开始痛定思痛,消费降级。
突然戒断咖啡因是痛苦的,小李决定先从自带咖啡杯开始,虽然只能省4元,但毕竟芝麻再小也是蛋白质。
正当他为自己勤俭持家得意时,看到了博主“自带杯+自带热水+点1杯意式浓缩”的5元咖啡攻略,不禁感慨:
“都市丽人在省钱这方面,也挺卷的!”
03.
“四舍五入我也是有房的人了。”iris把咖啡纸杯丢进垃圾桶的时候心想。
在地铁上刷到鹤岗的视频时,iris在脑子里做了一道数学题。鹤岗的房价是五位数一套,自己工作日每天喝一杯冰美式,一年下来足够在鹤岗付个首付,而同样的价格在深圳只能买0.1平米。
“一个人的价值是咖啡还是房子,全靠自己定义。”iris刷卡过闸,用一句鸡汤给终于度过周一的自己灌下一丝安慰。
“来了就是深圳人”的广告牌随着出站扶梯消失在身后。
04.
来鹤岗两个月后,卢溪实现了人格自由。
早上花30元喝一杯精品咖啡,冒着热气的拉花让他感到自己正在生活。
而两个月前花同样的价格,卢溪只能在中关村买一杯平平无奇的拿铁,然后一边努力防止咖啡洒出来一边奋力挤进沙丁鱼般等电梯的人群。
“那种状态只能称之为活着,活着和生活的区别就是人格是否属于自己。”卢溪说。
05.
“北京的咖啡文化是有点别扭的。”
来北京工作两年的Maria这样认为,和上海遍地开花的西式咖啡馆不同,北京咖啡店的差异化卖点是中西合璧。
热门打卡的咖啡馆往往深藏于某个胡同里。老旧四合院不一定要配豆汁儿茉莉花,配一杯意式咖啡更有混搭范。
拍照时露出象征岁月的古建筑檐角,打卡才算圆满。朋友圈被秒赞后,Maria觉得手里这杯冰糖葫芦拿铁好像也没那么酸涩贵价了。
06.
“提神?喝茶也行呀。”
小艾一边回答,一边打开抽屉展示自己珍藏的高碎口粮茶。
来自河北小镇的小艾,来北京5年,戒咖有2年。刚来北京时,他也喜欢跟同事拼单咖啡。一边猛嘬冰美式,一边和同事脑暴广告创意,这让他感觉自己似乎在融入这座城市。
至于现在为什么回归传统,他的对外解释一直是“年纪大了,肠胃敏感”。
07.
作为一位星某克资深咖啡师,Mark最近觉得自己的工作变成了“开盲盒”。熟记咖啡制作过程的他现在时常发愁于顾客发现的“隐藏菜单”。
“冰红茶拿铁+加焦糖风味酱+1泵榛果+椰浆+1精粹浓缩+换燕麦奶......”
看着逐渐变长的订单备注,Mark的眉头也逐渐蹙起,除了操作时有点麻烦,还忍不住疑惑:“这样真的好喝吗?”
08.
“加椰汁、加糖浆、加奶盖的咖啡,和奶茶有什么区别?”
看到这条的博文后,Jolene下意识瞄了一眼自己的右手,此刻正捧着一杯奶咖,还是果味的。
Jolene并非抵触黑咖,只是某些情绪波动,三泵糖浆甜味才足以化解。
“周末再喝手冲吧”喝完最后一口奶咖后的Jolene这样想到,“啧,这家糖浆还是一如既往甜到齁。”
09.
“怎么会是成都呢?这里不是慢城吗?”
听闻成都咖啡馆数量全国排名第二,仅亚于上海的消息后,工位上的阿铭忍不住发出如上惊叹。
一旁的同事抢答:“咖啡店数量可以评判一个城市的卷度,侧面证明成都也开始卷了呗。”
但曾在一线城市工作3年的阿铭觉得,成都虽然也开始卷,但还尚在可接受范围内,至少每天下班时能看到夕阳了。
10.
小媛最近打算勇闯自媒体行业,选择线下咖啡馆测评赛道。
在向做博主的好友请教时,朋友综合她的地理位置和过往经验,给出了成都这个选项。
理由如下:
成都的咖啡馆数量,全国第二,不输北广深。当然,比起上海,还是少的;
创意和品质在线,不仅名声可以和火锅并排,还可以配火锅解辣;
7900+家咖啡馆,365天日更评测,至少两年不用愁选题,哈哈哈!
11.
“昆明的咖啡店和这座城市一样,有一种慵懒的松弛感”,Kiki捧着一杯特调咖啡绕着翠湖散步时这样想。
来昆明旅游三天,这已经是她喝过的第五杯云南限定风味咖啡了,比如拓东酱油拿铁、通海艾馥郁卡朵。还有一些以景点命名的咖啡,海晏村日落、翠湖夏天、篆新农市。
每去一家新咖啡店,对Kiki来说都是一次味蕾的猎奇探险。
12.
“冷知识:云南咖啡店最多的城市不是昆明,是普洱。”
“热知识:99%的国产咖啡来自云南。”
打算在西双版纳开咖啡店(养老)的张诚,一边浏览有关云南咖啡的网页,一边在创业手账上记录着,他已经记完三本了,“这个了解的过程算是我的创业冷静期。”
13.
“等攒够了钱,就辞职回老家开间咖啡店!”
和大多数人一样,Sam也有一个开咖啡馆的愿望。在广州打拼的他每当有了裸辞的想法,都会这样劝自己。
理想有多丰满,现实就多骨感。当本月第32位顾客进来问“这里有包间可以打牌吗?”,并在得到否定答案转身离去后,Sam开始犹豫:“也许开包间也行?”
他发觉,县城里需要的从来都不只是一个只能喝咖啡的咖啡店。
14.
北方某八线小城长大的王然,对“咖啡文化”这个词无感。
“我们这,从城南到城北打车只要四五十(算上等红灯),能有什么咖啡文化?”
“最多买杯星x克,拍照发朋友圈。”
“最常点是x冰乐。问身边人拿铁和美式的区别,回答一定是甜与不甜。”
“上班喝啊,速溶,有一次买错成咖啡伴侣。”
“x幸就四家,分布在城市唯四个商圈里。”
“也有买咖啡的,5元一杯美式......”
“必须得能加糖。”
15.
“千万别轻易入咖啡的坑,入坑一时爽,钱包......”
每次明伟邀请朋友来家中的咖啡角喝咖啡后,都要对想入咖啡坑的人这样反复叮嘱。
上海寸土寸金的一室户,他愣是单独辟了一处咖啡角,胶囊咖啡机、各种咖啡豆、电子秤、法压壶、磨豆机、手冲壶、滤杯、滤纸、现磨咖啡机、各种咖啡杯、桌面饮水机......只有明伟知道,眼前这个琳琅满目、功能齐全的小小角落实际上陆陆续续花光了他半年的工资。
“啡坑有风险,入坑需理性……不过我可以提供避坑指南。”
16.
“冰美式热气,凉茶正好去热气,绝配!”说着广州人阿康浓缩咖啡液倒进一杯凉茶中。
除了冰广式,阿康还自调过人参美式、板蓝根拿铁、柿子拿铁、南瓜摩卡。不单是因为好玩,他还坚持认为正如人不能给自己设限一样,咖啡也不必设限。不论是中西混搭,还是各种猎奇尝试,只要不浪费,其实没什么好吐槽的。
“终归是我在喝咖啡,不是咖啡在喝我,对吗?”
据说工作日的早上有两种悲伤:
一种是错过了上班的公交车,另一种是错过了咖啡的拼团车。
但深谙情绪管理的新媒体人,早已学会掩饰悲伤,果断痛饮一杯速溶,其余一切都化作手机壳上的谐音梗:我(我)美(没)式(事)。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