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位于绿华镇的没顶美术馆正式对外开放,历经一年多的筹备,没顶的“庐山真面目”终于揭晓。“艺术家们究竟在做什么”“这次的‘没顶’要给我们什么样的惊喜”,此前,“没顶”让观众将期待值拉到最满,而面对这些等待,“没顶”用15名艺术家带来的三场大展——艺术家群展“我们从别人那里借梦想,像债一样”、驻地艺术家展场“金锋:软如棉,硬如针”、常设展“徐震:登陆1.0”,共计超过50件艺术作品给出了答案。
“没顶”备受关注,先与它不寻常的位置有关:美术馆位于崇明区西部的绿华镇,其前身是绿华养鸡场鸡舍,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占地约40亩,建筑面积约为3000平方米。得天独厚的荒芜,第一次来到这个地方,馆长徐震的想法就是,这地方可能能弄。不光建筑是废墟,这周围也不是旅游景点,不可用“雄伟”“辽阔”等词来形容,没有一个地方像这里一样,是虽“野蛮”“粗放”却拥有“热烈”“原始”的美。
土地的可能性被无限打开,那么如何将这样的美呈现?承载的“容器”——场地先要原汁原味。面对破败的房屋,创始团队第一想法便是要尽量保留原样。在其中一个展厅,由于老房子的特殊结构,并没有现代化的照明设备,准备安装的前夕,无意之间,夕阳斜照进“破窗”的一幕被大家捕捉,“还装什么灯啊,眼前的光影效果不是最好的嘛。”
(资料图片)
美术馆就是通过“随时发现然后调整”的方式一点一滴“建立”起来的。
再比如场地内的植物。来过“没顶”的观众,很难不注意到场馆内随处生长的野草。一开始,处于安全考虑,创始团队曾对其进行过修复和处理。但后来随即发现,大家对一种肆意出格的生命有期待,现在所有的东西都越来越精致,反而让人包容甚至欣赏“野蛮”。于是后来,植物再未被修剪,它们渐渐长成了美术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为艺术的“锦上之花”。
用“近乎原始”的力量来呈现“原始”,除了创始团队,来到这里参展的艺术家们也似乎读懂了“没顶”的正确打开方式。与城市中白盒子空间不同,艺术家们用到大量在城市中受限的材质,并且将体积翻到几倍,在远离喧嚣与繁华的地方,这些作品自由生长。
名字就很有趣的大尺寸雕塑《如何屹立巨大的柱状雕塑》一眼就给人带来强大的视觉冲击力。这个大家伙长25米,宽15米,地面高度14米,地下深度8米。更值得注意的是,构成这件作品的每一件材料都是触手可得的物品。比如渔网,浮标,电线杆等,甚至这条随着朝夕时而显现出的河道与其之上的白鹭脚印和螃蟹洞口,艺术家都完整保留并将其呈现。浑然天成的作品,架在小河上,让人觉得这似乎是上一秒刚从河道里“生长”出的。
所有的作品来自于艺术家的潜心创作,有穿上大红高跟鞋的罗马柱,有被换成马头的人身,有在享受着露营阳光的沙发……生动且真实。无论是专程赶来的欣赏者,还是就住隔壁的农户,每一个作品都让来到“没顶”的观众有所感悟,不分是否非专业。
目前,没顶美术馆已对公众开放,市民可以关注“没顶美术馆 MAM”微信公众号进行预约,来体验一场艺术之旅。
2022-11-28 19:03
来源:上海崇明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