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晚间,上海置地广场商厦有限公司的一份《告员工书》突然刷屏朋友圈,让人倍感意外。
这份公告说,上海置地广场商厦将于2023年1月31日22点正式闭店结束经营。
是的,你没有理解错,就是南京路步行街上的那个著名的地标性建筑上海置地广场。
(资料图片)
去过南京路步行街的小伙伴们也许都知道这个商场。毕竟她承载了太多上海小伙伴的宝贵记忆。
这家创立于1997年的老牌商场是一家沪港合资的大型综合性且流行聚焦的消费超高型单体百货购物商厦。位于南京路步行街中段。商厦占地总面积为3,918平方米,营业面积25,000平方米,共有10个楼面,地下两层,地上八层。
要说上海置地广场的故事,我们就不得不先来谈谈30年来上海商业发展的变迁。
从过去消费时代初期商业街,到如今在上海遍地崛起的一站式购物中心,MALL,甚至是TOD产品,现代人们除了在消费形态上发生了变化之外,购物场景、消费关系以及这些商业体在城市中的定位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早期上海商业1.0时代,上海商业形态更多以商业步行街与百货商场形式出现在大众眼前。
记得上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期,南京路步行街人流交织,车水马龙。日常的生活用品、女生第一支口红、第一件品牌服饰,都会在商场里选购。
彼时,“老上海四大百货”:先施、永安、新新、大新。他们看尽南京路的繁华变迁,也见证了上海近一个世纪的沧桑风雨。
随后上海商业步入2.0时代。随着港资购物中心开始落户申城,上海传统商业模式开始发生悄然变化。
2001年,恒隆集团在南京西路的恒隆广场建成,成为沪上第一家奢侈品商场。随后2005年另一个港汇恒隆在徐家汇开业。
这两个高端商场开启的高端品牌入驻模式,逐渐使南京路商圈、徐家汇商圈等商业核心地带不再以日用百货消费为主要功能。
取而代之的是更前卫也更时尚的高端化妆品、时装、高端电子产品以及文化消费产品成为上海核心商圈的消费逻辑。
现在,我们正在步入的是上海商业3.0时代。这个时代,人们更注重品牌忠诚与体验式购物。
虽然电商已经野蛮生长近十年时间,然而他们依旧无法消灭线下体验式消费。2017年,天猫的智慧门店与上海近50家shopping mall合作。
如今人们已习惯线上+线下消费的场景。
当五角万达开始尝试打造的几个沉浸式体验场景,杨浦区首块3D裸眼大屏横空出世时;当太古在上海操盘张园项目,使这座百年名园华丽转身时;当徐家汇决定进行25年来最大的一次升级改造,全力建设“空中连廊”时。
我们会发现,时代真的变了。
如今商业地产的环境进入到新的阶段:注重打造品牌差异化,有意将线上线下消费场景逐渐融合,商业体越来越注重消费者的体验感。
因此回到开头,历史悠久的上海置地广场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怎么突然就关门大吉?
就因为他们至今仍在活在商业1.0时代。
如果你还有机会步入南京路上的上海置地广场,你就会发现,上世纪90年代风行的百货零售模式在这座商场里依旧清晰可见。
一楼鞋品各种鞋品专柜,二楼女士服装,三楼男士西服,四楼运动品牌,五楼小家电商品。对了,他们甚至还有2楼半,用来摆放电子手表专柜。
今天这则消息其实来得有些突然,仔细回味会发现其实也在情理之中。
目前我们无法通过企业运营层面以及资本市场方面获得更多的消息,然而我知道,我确实已经很多年没有踏进过这家商场了。
也许,上海置地广场真的到了彻底改造的时候。
未来我们的消费环境会变成什么样,没有人能给出结论。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已经逝去的时光,将永难返回。
主编:张艳
责编:吾童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