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飞逝,2022年已经圆满落幕,回顾今年行业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全国房地产市场均不同程度地遭受重创。不过,今年上海楼市在跌宕起伏的发展中,仍旧是一支独秀,表现亮眼。火热开局之后,疫情突袭导致楼市面临两个月的“空窗期”。所幸后期政策利好频频,供应接连不断,各家仍积极抢收,从而促使楼市快速恢复。那么各家房企表现如何,看以下榜单:
金额榜单
面积榜单
(相关资料图)
#01
市场回暖迅速,规模房企发力十足
今年,上海楼市可谓是开启“闯关模式”,一季度楼市的火热被突如其来的疫情按下暂停键,被迫进入长达两个月的“空窗期”。好在疫情恢复之后,推盘节奏、个贷、土地及限签等各个方面都有适当的放松,供需两盛的市场环境下,各家也是紧抓窗口期,加速推盘。在但是自国庆之后,楼市也因为“供应激增”、“撞车分流”等因素进入转折点,市场阶段性遇冷。不过进入四季度,随着相对应的救市政策也陆续出台,各家也是紧抓机遇,尤其是在这年关冲刺的关键时刻,应开尽开,我们可以看到今年楼市供应和成交依旧保持高位。CRIC数据监测显示,2022年上海商品住宅供应面积为1151.66㎡,同比去年上涨42.06%;成交金额为6442.18亿元,同比去年上涨10.43%。
聚焦榜单,我们可以看到头部房企业绩增速迅猛,中、小型开发商失去竞争优势。以招商为例,登顶各维度口径榜单榜首,全口径业绩金额达到741.25亿元,这一“现象级”数据,让排位紧随其后的企业忘尘莫叹,同时这一数字在未来短期内预计也很难被超越。此外,国、央企在这一年里异军突起,发起猛烈攻势,排位和业绩都有大幅提升。比如保利、象屿、华发、中铁建等房企业绩增幅都十分可观,实现了梯队间的跨越,直接跻身进TOP10行列。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看到,各维度榜单门槛对比去年均有提升,以全口径榜单为例,TOP50门槛金额为55.63亿元,对比去年同期上涨22.56%。
#02
政策利好频频,房企稳健发展成重任
其实,今年上海楼市的节奏可以用“快”字来形容,尤其是疫情恢复之后,“一月一供”成为上海房地产市场供应节奏的常态。除了快节奏的供应之外,认筹、开盘的战线也被极大程度的缩短,再加上限签的打开,基本实现了市场的“快开快销”模式,对于上海楼市的恢复也起到了关键性作用。除了开盘节奏之外,今年的土拍市场也是政策利好频频,首先取消参拍房企的积分要求,降低拿地门槛,很多先前被拦在门槛之外的国、央企,都纷纷现身,积极拿地开发,为明年的市场做准备。
除此之外,为保证房地产市场能顾健康平稳发展,特别是再全国“停贷风波”之后,市场信心受损。为了进一步恢复市场信心,政府“救市信号”也是频频发出。中央先是出台“金融十六条”,强力纾困房企,11月再次加码,“三箭齐发”给房企输送利好信息,给楼市注入一针“强心剂。
#03
头部房企弹药充足,2023看点十足
如今,2022年依旧落下帷幕,各家房企也已经做足准备,迎接2023年全新的挑战。不过,从现有的土地储备来看,国、央企在明年仍然占主导位置,而且今年攻势较猛的房企,来年的火力依旧不容小觑。招商今年在上海土拍市场极其活跃,并且收获颇丰,储备地块基本都集中于市场流速较快的板块,所以可以预见,2023年招商的业绩将会继续表现亮眼。而保利明年的战况也是比较值得关注的,手握几大高端盘,如保利世博项目、徐汇龙华项目等。众所周知,高端项目一直是房企业绩的主力支持,待其入市后,预计其业绩将得到大幅提升。今年华发也是劲头十足,在土地市场也是表现出色,手握不少“底牌”,譬如中兴社区、唐镇项目、古美项目、顾村项目都将为其明年的业绩添砖加瓦。除此之外,一些榜单上的“老面孔”房企,今年虽然表现一般,但明年货值储备也不容小觑,比如万科、融创、中海,届时必将看点十足。
2022年是充满遗憾与拼劲的一年,不少房企在困局中改变营销策略,把握用户需求,实现业绩的飞跃;而2023的市场充满未知,但房地产作为稳经济增长主体,尤其疫情放开的大环境之下,后续政策是否保持利好走向,依旧值得期待。
免责说明:
克而瑞所发布的“新房销售榜单”系以易居企业集团·克而瑞监测数据,官网公开数据为基础,企业年度公开数据及申报信息内容为补充,利用克而瑞第三方测评机构的行业优势和专业立场,通过多维度数据监测、多元化综合评判所生成的销量排行榜,为尽可能避免公开数据和监测数据的失真,实现信息核实之目的,对于未自主申报数据的部分企业,视情况不纳入榜单。克而瑞明确表示,上述榜单内容为独立见解仅供参考,克而瑞不对使用上述榜单及其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承担责任,且就榜单相关内容享有全部的解释权。
*文字仅代表个人观点。
关键词: 上海楼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