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嘀嘟……嘀嘟……”一阵阵刺耳的救护车警报声在急诊回响,前来就诊的患者络绎不绝,救护车闪着警报灯频繁进出,一个个忙得“飞起”的医护人员在急诊“穿梭”……
去年年底开始,浦东新区人民医院急诊迎来了“高峰时刻”,120救护车日均达90辆,留观病人日均100余人,发热门诊人数日接诊量最高达近950人,内科急诊最高峰近900号,急诊总量最高1200余人次……随着新冠感染患者的快速增加,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病毒性肺炎诊治专家组根据重症患者的肺部CT影像、基础疾病等因素综合研判,由重到轻分为A、B、C、D四级,并由床位调配中心根据分级进行统一调配床位,递次为重症监护室、呼吸内科亚重症病房、内科病区和外科病区,根据患者后续的诊疗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急诊患者倍增,各项应急措施落实落细
(资料图)
在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前来就诊、需要补液和进一步观察的病人络绎不绝,在有限的空间,需要时刻关注到每一位患者可能发生的病情变化,给急诊医生和护士带来了严峻考验。
“抢救区域虽然空间有限,但我们的团队每天还是铆足劲上岗,努力救治更多的病人!”作为急诊总协调,急诊科副主任、党支部书记宋卫东略显无奈,但内心很坚定。
为应对当前疫情流行高峰期的医疗救治,浦东新区人民医院已启动应急模式,增设诊室、加强急诊和发热门诊医护力量、延长门诊时间、开设协定方、全院各病区收治呼吸道疾病患者、扩容综合ICU病区、加强医联体内联动,并迅速集结后备力量,成立急诊收治专班、帮助急诊分流患者,全力确保所有患者都能第一时间得到精准高效救治。
跨不过医护感染难题,克服困难迅速补位
面对日接诊量的急速增长,高占比的急危重症患者,以及每日比以往翻数倍的有创抢救,虽然做好了充分和规范的防护,短短一周,超负荷的工作、与患者的“亲密接触”、以及奥密克戎病毒本身的超强传染性,仍然导致急诊医护和工勤人员大比例感染,一时可以上岗的工作人员严重告急!最多的一天,出现了5名医生以及8名护士同时发热、高烧而不得不请假回家。
急诊科13名医生和46名护士,截至目前只有1名医生和3名护士尚未感染,重症监护室也面临着同样的境况。“虽然病了,但我们必需担起这份责任,治愈更多的患者。”干了20多年急诊的急诊医生孙杰心疼同事,也心疼患者,虽然高烧后第四天仍余热未退,但他依然选择回归岗位,整晚坚守在抢救室。“决战”已半个月,他希望,“拐点早日到来”。
眼看着病人数量成指数上升,急诊科与重症医学科全体医护人员形成了动态联动协作机制,团结一致、全力以赴与病魔做抗争。症状较重实在撑不住的医护人员回家休息,尚存战斗力的人员留守补位,病倒的医护每天评估自己的康复情况,略有好转便迅速重返岗位。正值援藏返沪探亲休假期间的赵庆忠,看到科室排班存在困难,“我就烧了1天,随时可以补上来!”虽然自己也感染了,仍坚持顶上抢救室的夜班。抢救室中班护士长张伟,刚转阴便立即返岗,她说“我吃完药了,已经到岗了,我能坚持!”;“让其他人缓一缓吧,我没阳我更能扛!”“急诊室需要我,我不会倒下,放心!”……已经连续工作近20天,目前核酸报告依然为“阴”的诸海军医生,张慧丽护士长坚定地提到。
一边是急诊病人的不断增加,一边是医务人员的非战斗性减员,虽然全院对急诊进行了人员的紧急支援,但居高不下的急诊和留观的病患依然需要更多的全院动态协调支持。浦东新区人民医院每天根据门急诊以及发热门诊实际病患流量,动态调整医务人员的布局,并制定了“病毒性肺炎重症患者”分级分类收治流程。
凌晨的急诊室依旧灯火通明,120急救车的警报声依旧此起彼伏,忙碌的医务人员依然不停地来回穿梭,在与病毒抗争的战场上,没有嘹亮的冲锋号角声,也没有如山的军令状,但大家都毫不动摇地默默选择了坚守,24小时不间断为生命“亮灯”,全力保障患者救治!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