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东方网记者柏可林1月13日报道:今老龄化社会,如何让社区老人在熟悉的环境中实现“老有所享”?上海两会上,两位市人大代表从不同角度分享了他们的看法。
任伟代表:建议向社会招录社区居家养老护理员
市人大代表、静安区彭浦新村街道党工委书记任伟认为,街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承接了市、区符合居家养老服务补贴政策老人的上门服务,是基层养老服务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近年来居家养老护理队伍的从业人数在逐渐减少。
“以彭浦新村为例,近两年来符合并享受市、区居家养老服务政策的老人总数增幅近40%。但养老服务从业人员总数却从2020年1月的131人(缴金服务员57人,兼职74人),减少至2022年12月底的91人(缴金服务员45人,兼职46人)。”任伟代表告诉记者。
任伟代表注意到,目前从事居家养老的服务人员绝大多数是外来媳、新上海人,普遍文化程度偏低且年龄偏大。“原街道助老服务社作为非正规组织转制后,合并入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民非组织,缴金服务人员转制并入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后,‘只出不进’,导致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只能找兼职人员弥补现有队伍力量的不足。但兼职人员待遇偏低,队伍不稳定,留不住人。”
任伟代表认为,从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队伍应该是专业能力强、年龄结构合理、可持续发展的队伍。“希望能允许街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按照服务老人的相应比例,在市场招录新鲜力量补充到现有的队伍中。这样既可以保持队伍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也可以为大龄失业就业困难人员提供更多再就业的机会。或者也可以通过出台相应扶持政策,适当提高兼职服务员的待遇。”任伟代表建议。
吴红萍代表:建议提升居家养老数字化对接能力
市人大代表、长宁区仙霞新村街道虹旭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吴红萍以辖区内的虹旭小区为例,介绍道:“虹旭小区65岁以上老人占小区总人口的40%左右,其中2/3是纯老家庭和独居老人,这些老人平时需要自己买菜、购物、配药等,完成生活中的基础需求。”
“这两年,十五分钟生活圈越来越成熟,虹旭小区也通过数字赋能打通了居家养老的一些服务难点,但在推进的时候还是会遇到一些困难。”吴红萍代表说,“比如在线问诊,我们对接的社区医生工作比较忙,在线时间不能保障。再比如点餐购物,点餐可以对接社区食堂,开展得比较顺利,但购物很难找到供应商来接单。”
因此,吴红萍代表建议,希望社区卫生中心医生的力量可以再充实一点,保证老人的线上问诊时间,同时紧急求助板块除了直接联系到家人外,她建议也要有渠道对接110、120。“另外,15分钟生活圈可否为社区老人提供更多可选择的餐食?政府相关部门能否做好顶层设计,从而调动供应商积极性,支撑起老人线上购物的丰富场景?通过数字化赋能,让老人真的可以在家安心养老,不出门就能解决烦心事。”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