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借助《嘉定教育》杂志,再次学习了区教育局局长祝郁在教育系统党政干部大会上的讲话稿。其中在重点工作安排中,她首先就强调了“聚焦队伍建设,提高校长教师研究能力,促进专业化发展”。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完善干部梯队化培养机制;健全教师发展支撑体系;激发教师发展内驱力。
学习摘录如下:
第一、做研究型教师,提升教师循证实践能力,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其一,循证实践是一种专业的工作方式。比如,医生的处方是“医学领域的研究成果”与“自身的临床经验”相结合的产物,并且医生会根据处方的实际成效完善医疗方案,这种医疗实践被称为循证实践。参照医生的工作方式,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也应综合考虑“学术界的研究成果”与“自身的教学经验”,并在实践过程中时刻关注教案的成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丰富和完善研究成果。如此就是循证实践,就是专业的工作方式,教学也才能达到轻负高效的层次。在区域层面,要做好研究成果的梳理和传播工作,让教师及时了解和理解相关成果,鼓励教师开展成果应用型的课题研究工作,营造循证实践的氛围,这也是建设教育学院学术高地的价值与意义。在学校层面,以循证实践的理念重构校本教研,要将校本教研改造成为教师学习研究成果、应用研究成果、并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研究成果的机制。
第二,做思考型的校长,将已有的管理经验上升到再认经验的高度。
从再认经验与经验的价值来讲,经验是对实践的理性思考与超越。其一,经验是对实践的一种理性思考。其二,经验作为一种知识需要被上升到理论高度,校长应将办学经验显性化,促进思想的形成和在更大范围内发挥普适作用。其三,经验的终极价值在于推动实践的再创新。从重视经验的凝练角度来看,要促进对办学经验的有效总结与提炼。校长的办学经验就体现在战略选择智慧、危机处理机智以及对教育常识的坚守中。其一,从日常办学的关联信息中找寻经验。其二,从事物发展的内在逻辑中挖掘经验。要想讲好自己的办学故事,就不能把做法本身当作经验,而是要揭示其内在规律。其三,从学校的创新性实践中提炼并形成经验。
思:特别喜欢祝局强调的:做研究型教师和做思考型校长。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只研究不思考,校长只思考不研究。无论是研究还是思考,对于教师、校长都至关重要。教师在课堂的第一线,应该加强教学实践,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寻找方法、解决问题,这一过程,也是教师自身教学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都说“一个好校长,意味着一所好学校”。那么“好校长”好在哪里?他有哪些经验值得学习?哪些做法值得推广?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好校长”,需要不断总结自己的经验与做法,对“办学经验有效总结与提炼”,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自身学校发展的同时,形成良好的区域生态。
往期文章:
家庭教育
学生成长
教师发展
德育思考
微课录制
兔
飞
猛
进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