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新华社上海2月25日电(记者张建松岑志连)我国首座拥有大型光学望远镜的天文台——123岁的上海佘山天文台,即将完成修缮向公众开放。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佘山科普教育基地负责人汤海明的带领下,记者前往探访先睹为快。
位于上海佘山之巅的上海佘山天文台,兴建于1900年,于次年正式建成。作为我国首座拥有大型光学望远镜的天文台,其“镇台之宝”是当时亚洲最大的40厘米双筒折射望远镜,曾被誉为“东亚第一镜”。自1901年起,该望远镜共拍摄了近7000张天文照片,包括最早的一批太阳、月球、星云、行星、星系等天体照片,并于1910年、1986年两次记录了哈雷彗星的回归。上海佘山天文台是我国现代天文事业的起点之一,2004年建成常年面向公众开放的上海天文博物馆。
2月24日拍摄的上海佘山天文台“镇台之宝”——40厘米双筒折射望远镜。新华社记者 张建松 摄
据汤海明介绍, 经过上百年的风吹雨打,上海佘山天文台有些建筑已经“年老体迈”,出现破损、漏雨等情况。尤其是“镇馆之宝”40厘米双筒折射望远镜,在江南水乡上百年的水汽侵润下,镜片遍布霉斑和水渍,各类机械锈迹斑斑,不得已于2005年停止了观测。
2021年,中科院上海天文台对佘山天文台和天文博物馆启动了大规模修缮工作。除了对整体建筑进行完整的体检和维修,还对“镇馆之宝”进行功能性整体修复,使这台老望远镜成功“复明”。与此同时,对上海天文博物馆展厅进行了更新,丰富了内容和展陈方式,对佘山天文台藏书室里的大量书籍、期刊和文献资料进行了整理和挖掘。
2月24日,上海天文台佘山科普教育基地负责人汤海明介绍佘山天文台观测成果。新华社记者 张建松 摄
“在修缮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困难,例如40厘米双筒折射望远镜的修缮,基础资料早已经缺失,望远镜的参数、机械结构等对于工程师来说,都是两眼一抹黑,只能重新进行现场勘测,一共有500多个小部件、200多个小组件,逐一进行勘测采集后再逐一修复,最后使这台老望远镜成功恢复了观测功能。”汤海明介绍说。
目前,上海佘山天文台修缮的主体工程已经结束,再完善一些参观细节,完成验收工作后,就可以面向公众开放。
2月24日拍摄的上海天文博物馆百年天文台展厅。新华社记者 张建松 摄
随着时代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上海天文台现已拥有1.56米光学天体测量望远镜、25米射电望远镜、60厘米激光测距望远镜、天马望远镜(65米射电望远镜)等一批观测设备。在科研领域,40厘米双筒折射望远镜早已不能胜任,但在科普领域却可以大显身手。恢复开放后,上海天文台将适时通过开展科普活动等方式,让公众亲身体验“东亚第一镜”的观星魅力。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