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应对去年底的这波疫情冲击中
上海的三级医疗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
【资料图】
尤其是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成为救治的主战场
软硬件都有了很大提升
眼下诊疗回归常态化
社区医院还能成为患者就诊的“首选”吗
今年全国两会上
多位来自医卫界别的政协委员
都聚焦如何进一步完善分级诊疗制度
给出了许多针对性建议
分级诊疗不是一个新名词,从2006年提出至今已推行了十多年,但客观来看,此前的分流效果并不特别明显,有的患者哪怕只是配药也习惯往三甲医院跑。
全国政协委员、瑞金医院骨科主任张伟滨今年就此展开调研,他以上海这次应对疫情冲击的过程,阐述“分级诊疗”的意义所在,大家都有切身体会——在这次严峻的挑战中,上海25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接了全市超过50%的发热诊疗量,有效缓解了二、三级医院的救治压力,协同作战、互相配合,扛过急诊和重症高峰。
这次新冠疫情的救治过程中,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中心为疫情平稳度过做了大量工作。
病人最多时,三甲医院人满为患,有时病人为了补液都要排很久队。许多病人选择去了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中心。为了提高基层的诊疗水平,在硬件上优先提供小分子药品、紧急添置CT等设备;软件上很多三甲医院也选派了专家去指导。
这些基层医院确实为病人提供了有效的医疗服务,对新冠病人的救治做了大量的工作,很多患者的补液都在社区卫生中心完成,并有很多成功救治的事例。
还有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在这次应对感染高峰时,都形成了畅通机制,希望这些在今后的医疗服务中都能留下来。
那么,疫情高峰过后
社区医院的“价值”能否被充分挖掘?
患者还会愿意走进社区医院吗?
结合各自工作中发现的问题
委员们给出了许多针对性建议
建立完备的转诊制度
要让老百姓自己愿意、放心到这些医疗机构看病,明确定位好各级医疗机构的功能,练好二级及社区医疗机构的内功,加强这些医疗机构内涵建设十分重要。如何做到这一点,涉及到国家投入、医院和医疗队伍建设,尤其是医护人员的服务意识、服务能力、救治水平能力、患者的就医感受和用药、常用医疗检查等方方面面。
要让老百姓常吃的药或常用的好药在社区医院、二级医院都能配到,老百姓为什么一定只去三级医院呢?就如在这次新冠疫情的防控过程中,国家把小分子抗病毒药放到了基层的社区医院,把CT装备到社区医院,病人就可以不用去三级医院了。对于基层医生看不了的病,普通病出现了并发症,或感到病人有朝重症发展的倾向,就要往更高一层的医院转,转诊的通道一定要畅通。
分级诊疗并不是说患者只能去社区医院看病,而是希望通过提前分流、合理转诊,让不同医院的功能定位更清晰,就诊更有序,不要互相挤兑,更不能互相抢病人。
——全国政协委员
瑞金医院骨科主任张伟滨
医保支付比例再倾斜
对于一二三级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其实大家都清楚,诸如报销比例倾斜等配套政策也一直在推行,但抓住这个契机,还要再加把力,比如可以对医保报销比例再进行有差别引导。
可以通过算法来构建一个合理的架构,比如从医保支付上,社区医院转诊过来的支付95%、直接来三甲医院看的支付80%,来引流一部分患者去社区卫生中心。“我们要平稳地让大医院过渡到看难病解杂症的问题上,我们的社区卫生中心真正地承担健康守门人的职能”。
“我们的大医院越来越大、小医院的压力也会越来越大。所有的病人都到大医院去,举个例子,我们500万的门诊量,住院大概只有20万,而在国外基本要到30%-50%。为什么?它看的病人确确实实是它需要救治的,而我们这边主要是开药的、随访的,一些简单的问询”。
这些工作我们的全科医生、我们的社区卫生中心是可以承担的。我们需要一个制度,通过医保支付手段等,把这些患者引流下去。让大医院真正成为攻克疑难杂症的阵地,培养医学领军人的摇篮,发现医学新知识的,这是它的职责。
——全国政协委员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朱同玉
还有像固化专家下沉机制
为社区医院添置设备
综合提高基层的诊疗水平
再比如提高社区医生待遇
打通职业发展瓶颈
把更多优质医生留在基层
大家希望——
历经疫情考验
扛过急诊和重症高峰
眼下或许是上海全面提升
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新起点
只有夯实基层
才能让患者愿意去、更放心去
-本文完-
版权声明:转载前请联系后台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