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设计/郁斐
住在小区里的人,大多遇到过这样一种尴尬:家到街上的直线距离很短,但出小区要走一圈绕路。本来百来米的路,却要走上十分钟,这是小区围墙带来的不便之处。
(相关资料图)
绕路既是小事,也是大事。
这几年,从各大城市到部委层面都在力推“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发布相关文件。
一个共识是,步行十五分钟的区域内拥有较为完善的便民设施,比如超市、菜场、适老化服务点,可为城市居民提供一种基本的良好生活体验。
建设十五分钟生活圈的重点多落在增补便民设施上。我们思考的另一种角度是:能否通过优化小区出口、缩减绕路,让更多既有的街道便民设施进入居民一刻钟步行距离?
在相邻小区的“共用墙”上开门,出行更方便
增设小区出入口有两种情况。
如果小区的围墙临城市道路,小区业主有着自行协商和争取再设后门、侧门的空间。但如果要在小区共用围墙上开门,以使用其他小区的出入口,这将涉及其他小区的意愿,事情将变得更加复杂,大概率只能偃旗息鼓。
不过,第二种情况在上海一社区已有探索。
2月,据上海民政局官方微信信息,最近该案例入选央视《基层治理新答卷》专题片,被视为中国式基层治理现代化的一个上海样本。这便是杨浦区的“睦邻门”,位于上海五角场街道的创智国定社区。
睦邻门,其实就是在两个相邻小区共用的围墙上开一扇门。这样一来,原本属于不同小区的居民,可以通过这扇门去隔壁的小区串门、参加社区活动,并通过他们的大门出入。
据报道,该案例中涉及两个小区。一个是创智国定社区创智坊,作为建成刚商品房小区,附近的设施较新、活动更丰富。另一个是国定第一小区,原本到达大学路(一条颇受欢迎的生活街)需要绕路很远,现在可以直接通过创智坊的大门直接去大学路逛街,或是去创智坊的社区花园——创智农园里种花草、唠唠嗑。
睦邻门促进了两个小区附近公共服务资源的可达性,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更加名副其实。
从公共服务的角度看,睦邻门的开启,让周边公共服务设施点能覆盖到的人变多了,公共服务的成本也相对降低了。
从设施弹性层面来讲,睦邻门可以根据需要开启,也可以根据需要关闭。这提升了社区调配资源的能力,如果其中一个小区附近的设施不能用,还可以临时用隔壁小区附近的公共服务设施。
从并置的小区到融合的社区,消解陌生感
中国“社区”具有三个维度:物理空间维度(大中小型社区各自有不同的人口规模和面积)、社会维度,以及作为治理体系的基层的管理维度。
创智国定社区,首先是物理空间维度、管理维度的“社区”。但随着相邻小区的居民之间多了些互动见面的机会,就有可能结识朋友、形成人际网络。创智国定社区就有可能逐渐成为靠近社会维度的“社区”。
从城市生态学的角度看,高档商品房“小区”和老旧“小区”,通常建于不同的年代,人口构成有所不同,小区的规模较小,且人口构成可能趋同,若2-3个小区形成一个社区,人口组成比较多样化,有丰富性包容性。当然,这涉及到两个小区居民意愿的问题,比如业主是否愿意共享小区资源、以达到出入更便利的目标。
从国际角度观察,很多国家地区的居住环境是开放或半开放的,没有围墙管理。如果要提升国内小区的可达性,把围墙拆掉并不现实,既不符合现有生活习惯,也会存在安全性降低、边缘重新设计建造、成本变高和管理成本变高等问题,一个折衷、低成本的做法就是墙上开门。很多小区也是这样做的。
小区有多少出口合适?关于住宅出入口的数量,国家规范中没有明确的规定,但普遍被接受的规则是,小区出入口不应少于2个,超过2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的小区可能会设置3~4个,两个出入口不宜设置在同一条市政道路上。
睦邻门更为特殊,不是一般意义上对外开放的门,而是面向隔壁小区内部的门。也就是说,它的管理相对方便,风险也较低,这可以视作小区对外开放的一次过渡性的尝试。
共用墙上开洞,成本较低,但可解决实际问题,是设计精细化、可持续的一种体现,也是公众意见反映到社区治理中的体现。
据了解,最近创智国定社区中一居民区又要陆续新建睦邻亭、室内睦邻空间等“睦邻生活共同体”。 一些城市也在继续探索更多优化小区空间结构的尝试,比如建设社区花园等等。
作为中国基层治理单元的样本,睦邻门打通两个相邻小区,或是激发小区向社区进化的第一步,也是解构城市商品房模式下居民陌生感的一小步。
-------
城市因集聚而诞生。
一座城市的公共政策、人居环境、习俗风气塑造了市民生活的底色。
澎湃城市观察,聚焦公共政策,回应大众关切,探讨城市议题。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