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贤区的“四好农村路”。 (采访方供图)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作为国际大都市,上海郊区农村该是怎样一番景致?漫步嘉定区马陆镇北管村姚家村民组一期新家园,你会看到一个样板:一排排洋气的新农居鳞次栉比,小区占地37.25亩,涉及56户村民,共有8种户型。统一规划设计的新家园里,道路、绿化、雨污管网、天然气、电力架空线入地、路灯、通信网络等配套一应俱全,家家户户拥有宽敞明亮的客堂间、温馨舒适的卧室和现代化的厨房家电,装修尽显格调品质。老百姓入门即享便捷生活,出门可赏如画景致。
作为上海民心工程之一,沪郊农村人居环境优化工程实施的重点任务于去年11月如期完成。
农村住房组团式更新
据嘉定区农业农村委介绍,辖区内现有141个行政村,其中规划保留保护村57个,涉及村民房屋3.1万户,七成房屋为1990年以前翻建,老旧问题较为突出。近年来,为整体提升农村村宅面貌、改善宅前屋后环境、优化公共服务配套,嘉定区创新实行“听民意、旧址翻、争先后、定风貌”农村住房组团式翻建。
2020年,北管村开始先行先试,农民住房更新从单打独斗到组团式翻建,从单一出资到众筹集资,从各自为政到高品质集中规划,从表面光鲜到表里一致、配套齐全。北管村一期农民房集中翻建试点成功,姚家村民组56户村民率先住进“小洋楼”。“村里给予每户建房补贴、镇里出资建了配套设施,我们自己基本上只花了建房的成本费。”北管村村民余浩杰开心地说。
如今,北管村农民家园二期工程已完成相当于一期近3倍数量村户的推进工作,紧随二期工程,三期房屋翻建也已全面铺开。而马陆全镇由点及面、复制推广,各村因地制宜、守正出新,农宅改善民生工程正在“遍地开花”。包桥村共有严浦、赵墙、吴宅、西陈4个未动迁老宅村民组,房屋普遍老旧破损,村民对于农房翻修的意愿强烈,经过村民代表大会、村“两委”班子例会、建房户代表会议多轮讨论,首批启动严浦村民组30户村民住房翻新工程,成立组团式建房小组。目前,危房评估、地质勘察、施工单位招标等工作正在逐步进行。而在马陆葡萄之乡大裕村,首批农房改建共涉及朱家、花家和东张村民组34户村民,推出9种户型,面积从60至300平方米不等,村民们可按原有宅基地面积选择相应房型。
农村公路提档升级改造
今年春节前,市道路运输管理部门公布了2022年度“四好农村路”示范镇、示范路名单。奉贤区南桥镇、海湾镇榜上有名。去年,奉贤区按照“四好农村路”全覆盖目标,投资8亿元推进乡村道提速、提质、提标,完成了104条、168公里乡村道提档升级项目。
在南桥镇华严村,两条刚刚修建好的马路——南北走向的华更路和东西走向的华严六路路面平坦干净、挺直通畅,黑色沥青路面的沿线用橘红色的黏土砖砌造了别致的景观,呼应村里的风貌。两条马路纵横交错,沿线串联起各家宅基、村内公社和相邻的江海村,方便了村民日常生活、务农和办事的出行需要。
处在交汇处的则是华严村最具人气的“目的地”——橘米公社,这是600多户村民集体投资建设的果园公社,也是他们每天要去忙活的地方。对当地村民来说,“四好农村路”修到橘米公社,不仅是最受益的民生实事,也让大家看到了未来“小康路”更加清晰的轮廓。自从华更路、华严六路修建好后,周边小区的居民也会来村里溜达,晚饭后散散步、呼吸新鲜空气成了一道新的风景。
随着“四好农村路”面貌焕然一新,奉贤区在持续推进农村道路提档升级的基础上,积极推动农村路网建设,深度融合基础设施、总部经济、生态旅游等方面的项目,赋予乡村经济多样化发展的可能。
全市实施1367个建设项目
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委了解到,截至去年11月底,上海农村人居环境优化工程实施的重点任务如期完成,实施具体建设项目1367个。
其中,村庄改造完成3.6万户,农村公路提档升级改造完成1100公里,村内严重破损道路达标改建完成721.9公里,严重破损桥梁改建完成508座。美丽庭院(小三园)建成23.7万个,农村架空杆线完成序化7776公里,农村公共服务设施新改建完成790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成4万户和问题设施完成整改14万户。生态清洁小流域示范点建成15个。高标准农田新建完成7.4万亩,农药包装废弃物实现100%回收,农膜回收率达到97%。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达标率稳定在95%以上,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40%。
作者:薄小波
编辑:傅璐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