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29日下午,首批研究型医院授牌仪式暨研究型医院建设研讨会第四站,来到国家首批「辅导类」国家医学中心(综合类)创建单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资料图】
在全体与会人员的见证下,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顾建英、钱菊英一同接受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会长何振喜、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医院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沈洁和健康界创始人、总裁赵红授予的「研究型医院」牌匾和证书。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研究型医院授牌仪式
「在当前全力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建设、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医学创新转化已经成为医院发展战略的核心。」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顾建英在致辞中表示。
顾建英介绍,中山医院发展史就是一部医学科技创新史,在此诞生了中国医学史上多项「首例、首次、首台、首创」纪录。尤其是在近几年,中山医院以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为抓手,推动产出了一大批技术、药物、器械、设备等创新成果,持续提升医疗卫生技术水平。
她表示,未来希望能以入选研究型医院为契机,在加快平台建设、推动源头创新等方面获得更多启迪与借鉴,进一步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顾建英
除上述领导以外,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副秘书长史套兴、杨万海、曾永明,综合服务部主任王利强、学术培训部主任李萍、学术培训部副主任王光宇、会员服务部副主任李芳、健康照护部副部长周志长、程莹莹,健康界副总裁王娜、研究院总监陈美娜,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部分中层干部等参加了会议。
「在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成立10周年之际,我们齐聚一堂,参加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研究型医院授牌仪式,标志着上海同仁们建设研究型医院的探索与实践进入了崭新阶段。」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副会长刘希华在致辞中表示。
刘希华介绍,作为医院转型发展的新理念、新模式,研究型医院经过了19年的探索与实践,得到了行业与医院的广泛认同、大力支持,正展现出前景广阔、方兴未艾的发展态势。2022年,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与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医院发展研究院、健康界联合发起中国研究型医院、研究型学科、研究型人才评价遴选,旨在通过树立典型、以评促建,使研究型医院理论体系更加科学完善,建设路径更加清晰明确,从而引领和推动中国研究型医院建设蓬勃发展。
「我们认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研究型医院建设定位清晰、树立了标杆、成效显著。」健康界常务副总裁程实在作《中国研究型医院评价遴选项目数据赋分说明及医院数据报告解读》报告时表示。他对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党政领导班子对2022年中国研究型医院评价遴选工作的支持和参与表示感谢,并且希望在2023年的评价遴选中,医院能有更多的学科和人才参与进来。
在座谈会环节,与会专家围绕研究型医院建设与评价等问题展开交流。
座谈会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钱菊英欢迎何会长一行对医院开展交流指导,她指出报送数据的真实准确非常重要,今后医院会更加重视各项数据的报送质量。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钱菊英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医院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沈洁强调,评价遴选的宗旨是推动中国研究型医院对标国际一流医院,找准定位、找到差距,弥补中国医疗卫生产业领域的短板。
「中国研究型医院建设仍处在创新的道路上,未来还需要更多机构共同参与、研究。」沈洁表示,希望能够将这项工作更稳更深地推进下去。
健康界创始人、总裁赵红表示,中国研究型医院评价遴选项目经历了从无到有的推进过程,非常艰难,但项目组坚信此举有助于国内一流医院找准参照系。在推进项目的过程中,也得到了国内163家医院的大力支持。
她透露,接下来一是要对指标体系进行持续优化,简化评价指标;二是要加大疑难重症和创新转化相关指标的权重;三是考虑在一定阶段内,推出研究型医院排名。
「研究型医院作为医院转型发展的新理念、新模式,国内学界已对其探索近20年。」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会长何振喜介绍,西方有研究型大学的概念,有研究型医院的模式,但是没有研究型医院的概念。本次召开座谈会的目的,就是希望推动扩大研究型医院的理念、模式发展,动员鼓励全国最好的医院都加入到研究型医院建设中来。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会长何振喜
「三甲医院是高原,研究型医院是高峰。」何振喜指出,当前在中国,最好的医院是临床和科研深度融合的高水平医院,其「最好」主要体现在三个维度:一是看难病,二是科技创新,三是成果转化。
何振喜强调,研究型医院的使命任务是出技术、出标准、出规范,并向临床型医院、全科型医院辐射推广,提高全国疾病诊治同质化水平。
他表示,中山医院历史辉煌、当下卓越,希望未来能再创辉煌,为中国大型公立医院树立更闪亮的区域标杆。「假以时日,随着历史的推进,今天这个纪念日在中山医院的发展史上应当具有意义。」
与会人员对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进行了参观走访。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