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70多岁的傅阿姨就早早起床,她要乘坐隧道线,跨越两个区回到从前居住的社区斜土街道,观看一场公益电影。
傅阿姨在斜土街道居住了十几年,是斜土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名片有约”公益电影周周映的常客,她也是一位经历了上海大半部电影史的老影迷。年少时,傅阿姨就住在淮海中路上,是上海市十二女中(现上海市第十二中学)的学生。她隐约记得第一次看电影大约是1964年,那时淮海电影院开放学生电影场次,看一次电影只需要1角钱。
“家里给的早餐钱都用来看电影了”,傅阿姨笑着回忆,从《天山上的来客》到《巴黎圣母院》《简·爱》《冷酷的心》《追捕》……在喜欢的电影片单里,一代人的时光流逝,而今她仍然爱看电影。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当天,位于大木桥路的斜土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放映的是《独行月球》,这是一部去年上映的喜剧片,由国民喜剧演员沈腾主演。斜土街道电影放映工作人员杨琳提前通过新华传媒提供的专用软件获得了版权放映许可,只需要将芯片放入专用的放映机器即可。
这当然是一种进步。杨琳说,“早些时候,没有专门的公益电影库,需要到市场上购买正版DVD来放映,每周两次,几年下来,成本也是一笔不小的钱。”放映室里,现在还保留了部分DVD,上面的标价仍然清晰可见。
不过,杨琳已经记不清开始放映的具体时间,“在上海我们应该算是比较早的”。她保留的一份《解放日报》显示,至少在2010年,这场漫长的公益电影活动已经开始。经典老片和戏曲电影是最受欢迎的影片,但杨琳也会选择更多类型的电影来放映。近些年来,每周一、周二成为了固定放映的日期,每个月还会有一场“日晖有戏”戏曲电影专场。
1996年开始就在斜土街道居住的胡香凝和杨琳很熟悉了,“我要夸夸她(杨琳),她很负责的,哪怕只有几个人看,也会给我们放映。”杨琳也熟悉这些老人,有人转两部地铁每周来赴电影之约,有人独自居住,电影是他们的精神慰藉,少放映一次,他们就多一点寂寞。
胡香凝喜欢斜土社区的文化生活。年轻的时候,她爱看电影、爱看书,还爱戏曲。在社区图书馆里,她与好朋友消磨了许多时光,社区每周两次的戏曲表演和电影放映成为她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她还告诉记者,大木桥路461号本来就是日晖电影院,到这里来看电影特别亲切。
每个月“斜土e家”公众号会提前发布预告
也有人“阅尽千帆”,仍然愿意来到斜土社区看电影。69岁的朱阿姨是个精力充沛的影迷,成家之后,电影是她从繁忙的家庭生活中逃脱出来的乐园。在许许多多个忙里偷闲的日子里,她骑着自行车按图索骥,几乎走遍了上海的所有电影院。衡山电影院、国泰电影院、大光明电影院、美琪电影院……都留下了她的足迹。
“现在儿子居住的小区和这里不一样,是露天放映电影,时间也都在晚上七点多。”朱阿姨已经习惯早睡,斜土社区的放映时间更贴心,还有专门的放映室可以遮蔽风雨。
与需要网上购票且票价逐年见涨的电影院相比,社区公益电影更是居民生活中一支稳定的锚。多年来,公益电影放映风雨无阻,只在前两年暂停了一段时间。今年三月,电影放映以一部沪剧电影《雷雨》重新回到居民生活中。那一天,放映室坐满了人,明明暗暗的光影倒映在每个人的眼里,一种日常的欢欣在黑暗中蔓延。
记者:王旭
编辑:宁平英
校对:陈海笑
审校:韦丽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