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设计 郁斐
(资料图)
4月上旬,上海徐汇滨江首批4个沿江餐车和集装箱商业服务站亮相。
徐汇滨江(特别是漕河泾以北),是上海黄浦江两岸人气最高的地方之一。但滨江地区的餐饮服务配套,还难以满足徐汇滨江大人流下的服务需求。
2023年初,徐汇滨江管委办开始谋划布局,在人流量较大的区域空地,投放定制化餐车和集装箱。首批沿江餐车就设立在龙美术馆(西岸馆)、星美术馆周边。
星巴克的餐车。本文图片均由赵忞拍摄。
徐汇滨江希望以此优化滨江的商业设施布局,提升水岸的温度,为市民游客提供人性化服务。同时,随着餐车等灵活业态的铺开,也可为提振消费发挥一定效应。
实际上,许多大城市中,新兴的大绿地、大公园、大广场等公共休闲空间并不少。由于规划、管理等方面的理念,不少这类空间里缺少承载餐饮、休闲等功能的配套设施。一方面,到达此处的游人感到不便,另一方面这类空间可能颇有“流量”,但难以留住人。
徐汇滨江作为高人气、高活力的公共空间,其增补商业设施的探索,值得关注。
徐汇滨江餐车的两个特点
有龙美术馆、星美术馆等高人气文化场所,也有供轮滑运动的小广场,还有可带宠物进入的步道、专门的宠物乐园。即使是工作日的午后,岸边可以坐下的大台阶和码头墩子上也有大量的人休息、欣赏江景。
其商业配套主要包括7-11便利店、Manner咖啡馆、星巴克、西餐简餐厅等数家商店,部分商店的空间与徐汇滨江游客服务站—— “水岸汇”共同使用。
在工作日,这些餐饮设施都保持着“半满”的状态。到周末,它们对于周末的人流量而言远远不够,“买杯咖啡总要排很长的队”,经常到访徐汇滨江的小朱说。滨江也有一些自动售货机,便利店,对此一些市民提到,“有时候就是不想喝瓶装的,想喝现调的”。还有一些上了年纪的爷叔、阿姨反映“就想喝口热的”。
新投放的餐车是什么样的情况呢?是否能满足市民需求?
澎湃研究所研究员现场观察到,徐汇滨江的餐车有两个特点:一是主要售卖饮品、甜点,二是品牌化运营。
四个餐车中,有两家是知名咖啡连锁品牌——星巴克、%Arabica。另外两家是瑞士莫凡彼冰激凌,一个是“集装箱盒子”的形态,另一个是普通摊位餐车的形态。
首先,在城市路面卫生上,餐车主要售卖的咖啡、冰淇淋等产品,要比小吃摊带来的影响更小,特别是咖啡这种通常选用纸杯的饮料。
探访当日,其中一个冰淇淋餐车处于歇业状态。
同时,在“咖啡馆模式”中,食物不需要明火烹调,操作简单且没有油烟的污染,管理起来也方便,主管部门对这种餐饮模式有着更高的包容度。
第二,餐车“包给”品牌化公司后,场地主管方更容易与餐车所属者开展对接、协调工作。
由于餐车临时投放的载体性质比较特殊,没有专门地址,如何迈过食品经营准入门槛是个难题。这方面,徐汇滨江是通过协调来解决的。
徐汇区的做法是食药安办牵头,市场监管局指导,为站点统一进行地址编号,斜土街道食药安办上门核查并办理《便民饮食店临时备案公示卡》。
除此之外,徐汇区食药安办、徐汇滨江管委办还联合制定了《徐汇滨江公共开放空间小型餐饮备案规范管理指引》明确了徐汇滨江管委办、市场监管局、生态环境局、绿化市容局、属地街镇等部门的职责,从承办单位资质到站点选址、硬件设施,再到食品加工经营活动,都有详细要求。大型连锁品牌更容易通过层层手续,取得餐车的相关备案。
公共空间可引入多元功能
城市中以绿地为主的景观化公共空间,往往局限于 “绿化、游憩”等单一功能。在“绿地广场能不能布置餐车”的讨论背后,其实是“如何为公共空间增加服务功能”、“以何种形式增加公共空间的烟火气”等问题。
如果公共空间设计合理、区位得当,受到人们欢迎,必然带来潜在的消费需求。
此前,大城市公共空间管理更多倾向于从“功能明确”、“环境整洁”的风格,严格禁止在此类公共空间摆摊设点。当下,少数城市正在探索更加柔性的“增加烟火气”、“服务市民”的管理方式,在空间的有序整洁与“烟火”活力之间谋求平衡,这也更加考验主管方的精细化管理的能力。
以徐汇滨江为例,至少在三个层次上做了相关探索。一是在前几年,逐步探索利用“水岸汇”等服务空间、滨江沿岸存量空间,引入咖啡厅、便利店等配套设施。滨江区域作为步道、绿地,其可供商业入驻的建筑极其稀缺,基本只有极少数滨江区域改建前留下的、类似“小盒子”的建筑。
二是今年以来,徐汇滨江开始试水布局“餐车”等灵活设施,以补充服务。
第三是在丰富公共空间的功能上,徐汇滨江会承载一些临时展览、活动,既与旁边的龙美术馆、星美术馆等文化场所形成呼应,又可将时装周、品牌发布会引入滨江,丰富市民体验和空间功能。近日,欧莱雅正在徐汇滨江开展活动——“欧莱雅美白院线 · 滨江限时体验空间”。
探访当日,在搭建中的欧莱雅临时展亭。
此类模式颇像商业综合体运营中的“快闪店”,可延长场地的使用时间,让时间和空间效益放大,也可能为公共场所带来场地租金等利润。
总的来看,无论是临时的餐车还是展览、发布会,都会涉及相当的审批手续,待管理、运营探索成熟后,可否进一步简化审批手段,将提供商业服务的机会开放给更多主体?这值得思考。比如,徐汇滨江首批“试水”的餐车主要为已有过合作的品牌方,是否可能将设餐车的机会开放给普通市民?这无疑将增大管理难度,但能为提振消费、复苏经济带来更多可能性。
如何为城市高人气、“大流量”的公共空间增加服务配套,乃至释放该空间的商业潜力,还需更多探索。
城市因集聚而诞生。
一座城市的公共政策、人居环境、习俗风气塑造了市民生活的底色。
澎湃城市观察,聚焦公共政策,回应大众关切,探讨城市议题。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