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为健全完善上海基础研究布局体系,进一步营造有利于科学家和团队潜心开展基础研究的环境,上海于2021年出台《关于加快推动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基础研究特区”制度创新试点实施“基础研究特区计划”,以支持高校、科研院所更好发挥基础研究主力军作用,加大力度推进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近日,“基础研究特区计划”已经吸纳了第二批高校试点单位。
“‘基础研究特区’突出一个特字。一方面,通过将竞争择优的支持方式转向长期、稳定和集中支持。另一方面,赋予‘特区’充分自主权,允许自由选题、自行组织科研、自主使用经费,并在科研组织模式和管理体制机制上给予最大改革探索空间。”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基础研究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基础研究特区计划”的目标十分明确,就是重点聚焦交叉前沿领域,造就一支敢闯“无人区”的优秀青年人才队伍,探索一批更加符合基础研究规律的管理制度,并率先在优势领域形成基础研究的“上海模式”。
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中科院上海分院是“基础研究特区计划”的首批试点单位,试点以5年为资助周期,总体资助预算3亿元,第一年资助经费为每家单位各2000万元,试点单位以不少于1∶1的经费比例共同投入。同时,3家单位均围绕评价体系、经费使用等管理机制创新,开展符合各自特点的积极探索。
“85后”复旦大学航空航天系教授徐凡课题组的科研项目“宇航光帆薄膜结构稳定性与智能调控”入选了上海市“基础研究特区计划”,获得了上海市科委200万元资助。“这是我拿到经费最多的单项项目。特区项目的资源投入还可以在中期检查时根据执行情况灵活调整。”徐凡说。
近日,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成为“基础研究特区计划”第二批试点单位,该批资助经费为每家单位各1000万元/年,重点围绕“双碳”、人工智能+、量子科技、海洋等领域开展基础研究。
华东理工大学作为第二批试点,主要聚焦“双碳”领域研究。作为该校基础研究特区首批项目负责人,在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吴永真看来,获得计划支持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得到稳定的研究经费支持,未来几年内,科研团队不用被项目申报等事务性工作掣肘,能够放开手脚专注在课题研究上。
华东理工大学校长轩福贞表示,该校将进一步加强对“基础研究特区”的支持,塑造新动能、新优势,形成新理论、新技术,构建工科基础领域人才引、育、用、评新范式,打通“学研产”创新链条。 (经济日报记者 李 景)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