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摩自控式防狭窄水囊置入术:吃饭时放水,平时储水支撑 创新小球囊让食管不再狭窄!
图说:医生在手术中 采访对象供图(下同)
当66岁的张阿姨说起三年来第一次“自由”地吃到面条、鸡胸肉和巴沙鱼时,仍难掩激动。这是位饱受食管狭窄折磨的老人,近20次的球囊扩张食管让她身心俱疲,更别提靠胃造瘘管注入维持营养的日子了。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转机出现在半年前,她在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接受了该院副院长也是消化内科主任徐美东首创发明的自控式防狭窄水囊置入术,并于今年3月中旬成功摘除——这意味着老人可以逐步恢复自主进食了!
今天中午,记者也在该院消化内镜中心观摩了两场自控式防狭窄水囊置入术——在不到20分钟的手术时间里,医生通过鼻胃镜置入导丝,又在导丝引导下置入自控式防狭窄水囊导管的水囊部分,根据创面不同而长度个体化定制的水囊准确覆盖在患者因环周食管早癌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产生的创面……
食管癌术后的“狭窄”之痛
你有没有听到别人劝过你“趁热吃”“趁热喝”?恰恰这样的“关心”,或许会带来食管癌的风险。据介绍,中国是食管癌高发国之一 。在我国,食管癌是发病率第6位、死亡率第4位的恶性肿瘤,进展期食管癌总体五年生存率不足20%。
“随着内镜诊断水平以及人们肿瘤筛查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早期食管癌得以发现。”徐美东告诉记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是目前治疗早期上消化道肿瘤的主要手段,其疗效与外科手术相当,患者五年生存率可达95%以上。更重要的是,因保留了消化道结构和功能,这一术式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然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并非一劳永逸——术后缺损的创面在愈合过程中极易导致食管狭窄,进而导致吞咽困难、进食障碍,不得不定期接受少则三五次、多达十数次的内镜下球囊扩张术。
已有研究表明,食管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发生狭窄的90%为病变范围大于3/4周径者,而环周食管病变,如无任何预防措施则狭窄概率为100%!这造成很多环周病变患者因惧怕术后高风险的狭窄,而不得不接受创伤更大的外科手术。
“目前,日本指南和我国共识意见均认定:使用激素是预防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食管狭窄的主要方案。不过,激素对于环周食管黏膜病变术后狭窄的预防效果却非常有限。”徐美东表示。
“小改造”为病人带来“大福音”
东方医院消化内镜中心长期致力于预防食管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狭窄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对徐美东而言,灵感乍现于2018年的一天,他从消化内科常见的三腔二囊管受到启发。摸索“小改造”了一番,研发出一种自控式防狭窄水囊。
图说:徐美东研发的自控式防狭窄水囊
躺在手术台上的两位食管早癌患者,均是古稀之年的岁数了,在数天前于东方医院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今天,两位老人接受经内镜置入自控式防狭窄水囊,水囊的长度根据食管内创面长度的不同个体化定制。
“水囊导管放置后,患者根据自身情况,使用注射器经注水孔注入和抽取一定量的无菌水控制球囊的扩张和回缩。”徐美东介绍,“三餐进食前可自行抽水,使水囊回缩,保证进食食物顺利通过;三餐进食后再经注水孔注入一定量的无菌水,使水囊充盈起到持续支撑作用。”
据悉,两位老人将视情况住院1-2日。在这段时间里,医护人员会指导病人及家属学会水囊的使用。患者可居家自行操作,只需每月到医院门诊更换一次导管,大部分病人3个月后创面已基本稳定修复,即可摘除水囊。
“医院每年接受数十例来自全国各地的难治性食管狭窄患者,包括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吻合口狭窄的病人,他们饱受进食困难带来的痛苦。经过我们的个体化序贯治疗,绝大部分患者已经恢复正常进食,狭窄亦得到改善,基本回归了正常生活。”徐美东说。
据悉,根据徐美东团队前期回顾性研究,口服激素联合自控式防狭窄水囊导管的方法,将环周食管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狭窄率下降到8.1%——这一数值远低于其他文献报道的狭窄发生率。这意味着,来自上海的这一技术,有望为更多环周食管早癌患者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提供后盾。
院方透露,已着手开展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深入研究该装置预防食管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狭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专家提醒:高危人群定期筛查
徐美东指出,年龄在40岁以上,需要特别留意是否有食管癌的高危因素,包括:来自食管癌高发区;有食管内异物感、吞咽哽噎感、吞咽困难等上消化道症状;有食管癌家族史;以及有吸烟、重度饮酒等诱发食管癌的生活习惯。
根据我国早期食管癌筛查专家共识,推荐早期食管鳞癌及癌前病变内镜治疗后第一年每三至六个月应复查上消化道内镜,若无明显异常,第二年开始可每年进行一次复查,同时应警惕异时性多原发食管鳞癌和第二原发癌。
新民晚报记者 郜阳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