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指滨水工业遗产应该是共享的城市景观
朱怡晨系统梳理了苏州河两岸发展历史,提出“共享”是21世纪城市滨水空间的发展趋势。同济大学出版社供图
中新网上海6月4日电(记者 许婧)“滨水工业遗产应该是共享的城市景观。”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助理教授朱怡晨如是说。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由同济大学出版社、长宁区图书馆联合主办的“苏州河工业遗产:作为共享的城市景观——《共享水岸:苏州河两岸工业遗产纪事》图书活动”3日在长宁区图书馆天山馆举办。作为《共享水岸:苏州河两岸工业遗产纪事》一书作者,朱怡晨在系统梳理苏州河两岸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提出“共享”是21世纪城市滨水空间的发展趋势,滨水工业遗产可通过全民共享、让渡共享、群共享等多种模式来提升整体公共价值。
城市空间资源是优质、珍贵的社会资源。滨水工业遗产不仅是城市文化的基因载体,更占据城市大量优质的滨水空间。从“仓栈、工厂林立”的繁荣兴盛到停产、搬迁,再到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上海苏州河畔在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朱怡晨说,“在工业遗产保护已成为共识的今天,如何进一步将封闭、孤立的工业生产遗址转变为所有市民共享的生活岸线,是城市发展和遗产保护共同面临的挑战,这也是本书写作的第一个动力。”
在朱怡晨看来,上海的岸线,从经济岸线转为景观岸线;从工厂、仓库、码头、单位垄断的封闭岸线,到由开发商为主导建设的部分群体私享的岸线,再到今天政府主导对全民开放的岸线贯通;这既反映了规划设计思想、城市理念演变带来的空间形态变化,也是生产关系变革下的社会空间演变。
她进一步解释,共享的实质不在所有者的权益,而在于空间是否最利于“公共使用”。她还提出评价共享性的五个核心维度——历时性、渗透性、分时性、多元性和日常性。通过更加系统的空间更新设计,将共享城市景观作为苏州河更新的目标,实现遗产保护和城市发展的平衡,使苏州河畔真正成为人人可达、时时开放、全天候为不同的人所使用的“共享水岸”,“这或是未来城市遗产保护利用的一种可能”。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长聘教授李振宇谈到,上海的发展离不开近代工业文明,当前“城中厂”的更新改造需要全社会新的智慧、新的方法、新的视角,以适应城市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变化。工业遗产应该让更多普通人有机会走进去,成为社区和城市的活动空间。
上海市建设评标专家、研究员邓耀学,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社会空间视野的上海纪事”书系主编于海则从各自的专业视角出发,分享苏州河从?业岸线发展到景观岸线的历史与过程,带领读者透过滨?空间的变迁去感知和理解社会变化,并对如何推动水岸社会空间更加共享提出了愿景和建议。
《共享水岸:苏州河两岸工业遗产纪事》聚焦上海苏州河两岸工业遗产的更新,从共享作为城市空间使用和感知的现象与趋势出发,以苏州河工业遗产作为空间研究的对象,从社会空间视角探讨滨水工业遗产空间改造发生的动力,并最终提出基于共享的空间更新设计方法。
该书是同济大学出版社“社会空间视野的上海纪事”书系的第五本,该书系以上海研究的历史经典为范,聚焦今日上海,无论是工人新村、商街、创意园区,还是娱乐空间、滨江岸线、里弄世界等,都力求以历史(纪事)为经,以场所(社会空间)为纬,以历史意识和空间敏感,来书写当代上海的春秋。此前已出版《上海:从市镇到通商口岸(1074—1858)》等。
据了解,同济大学出版社与长宁区图书馆共同策划了“上海漫步:历史与更新”系列阅读活动,当天的活动是系列阅读活动的第二场。该系列活动旨在搭建一个学界、行业与广大市民的交流平台,让大家有机会从不同侧面理解上海城市历史与文化、城市发展与变迁过程以及当下的城市热点话题,从而带来更丰富、更广阔、更多元的城市阅读视角。(完)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