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山路街道纺大小区垃圾厢房完成升级改造并投入使用,不仅实现了空间扩容、布局优化,还增添了自动感应投放、自动喷淋除臭、紫外线杀菌等智慧化功能,进一步提升了居民的生活环境和品质。据悉,该垃圾厢房是长宁区首个示范性生活垃圾厢房。
(资料图)
6月25日,纺大小区全新升级的垃圾厢房正式投用,当天上午9点左右,正值垃圾投放时段,不少居民拎着大包小包的垃圾前来,在志愿者的引导下,大家首次体验了这处垃圾厢房带来的便捷。
“只要靠近垃圾箱,对应投放口的门就会自动打开,真的很智慧。”对于全新升级的垃圾厢房,杨先生显得有些惊喜,他表示投放口的感应门有人扔垃圾就会自动打开,扔完离开后它就马上关闭,以后扔垃圾不会再因动手掀盖而脏手,也不会因垃圾桶露天放置而产生浓烈的臭味,周边环境越来越清爽,住得也更舒心。
记者了解到,纺大小区建成于20世纪80年代,是一个典型的老旧小区,此前位于小区东北角的垃圾厢房已老旧破损,并且由于内部空间狭小,无法设置存桶区,平日投放期间干垃圾桶都是露天放置的,每到夏季都会滋生蚊虫、臭气熏天,使得周边居民十分困扰。
今年以来,纺大居民区党总支以“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精品示范居住区”创建工作为契机,在街道社区管理办、综合行政执法队、城运中心等部门的指导下,多次与物业、业委会、居民代表召开专题推进会,开展现场调查研究与意见征询,针对小区实际情况及居民需求,按照上海市垃圾分类2.0版精品示范居住区标准,对垃圾厢房进行升级改造。
“希望通过这次升级能够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也能更好地满足居民投放需求,提升居民垃圾分类的积极性。”纺大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张婕妤告诉记者,全新升级的垃圾厢房主要在原基础上进行了空间“扩容”、布局优化和科技赋能。
据天山路街道社区管理办工作人员介绍,纺大小区现在的垃圾厢房面积从22平方米扩大至35平方米,其中包含投放区、存桶区、清洗区和工具存放区,布局合理有序,从根源解决了以往垃圾桶外露摆放的问题。此外,记者注意到,该垃圾厢房设置了两个干垃圾投放口,洗手池下方则增加了废旧灯泡、废药品、含汞废电池等有害垃圾投放箱,切实满足了居民的实际需求,也让垃圾投放变得更精准。
除此之外,垃圾厢房还安装了自动感应设备,可实现无接触式垃圾投放,即居民只需走到垃圾投放口前,门就会自动打开,放入垃圾后再缓缓关闭,如此既方便居民使用,也阻隔了垃圾囤积产生的臭味。而针对垃圾厢房内部可能滋生蚊虫和产生臭味的情况,则采用壁挂式智能空气消毒喷雾系统及高效灭蚊灯,它们可以快速有效地分解垃圾中的臭味,同时吸附粉尘,净化空气释放自然的植物清香并大量减少蚊蝇滋生。
值得一提的是,垃圾厢房一侧还配套安装了AI智能监控摄像头,一旦识别到居民乱丢垃圾的行为,后台工作人员可直接进行语音提醒。目前,该摄像头已连入“一网统管”,还可对“小包垃圾”落地、垃圾桶满溢、不分类投放等行为进行智能识别,落实“发现、派单、整改、销项”闭环智能管理体系。
随着全区首个示范性生活垃圾厢房在纺大小区亮相,守护得来不易的美好生活环境和提升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成为了社区的一项重要自治议题。
据悉,纺大居民区党总支充分发挥“社情民意气象站”党建品牌引领优势,构建起“居委会、物业、业委会、志愿者”四位一体的的垃圾分类工作新格局,同时组建了一支“民沁护卫队”垃圾分类志愿者队伍,在小区内全面开展带头宣传、带头减量、带头分类等任务。“现在小区越来越好,我们也很开心,希望通过自己的微薄力量把这份美好守住。”志愿者胡阿姨如是说。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