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是科学,更是人学,需要人文的滋润。而叙事医学,可以将医学人文内化为职业人格,成为医学人文落地生根的有效工具。7月5日,上海市医学伦理学会叙事医学分会在嘉定成立。
现场,由上海市医学伦理学会叙事医学分会、仁济医院嘉定分院(嘉定区中心医院)主办的2023上海市医学伦理学会叙事医学论坛暨生命健康伦理视野下的叙事医学临床实践研讨班开班。
论坛上,来自北京大学、同济大学、南方医科大学、浙大一附院、嘉定区中心医院等单位的专家教授、医学从业者,围绕叙事医学在实践探索、护理理念与实践模式,以及上海叙事医学的实践探索与思考作专题报告,阐述叙事医学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与发展。
(资料图)
上海市医学伦理学会叙事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嘉定区中心医院原党委书记张燕华告诉记者,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对于死亡,怎么样才能让家属释然?叙事医学或许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据了解,叙事医学又称基于叙事的医学,指用叙事能力来实践的医学,对患者的故事进行认知、吸收、阐释并为之感动。叙事医学的主要实践形式是在医生诊疗中、在标准病例之外,使用平行病例,即用非技术性的语言记录患者的疾病故事,从客观与主观、疾病与病痛、生物学与社会心理情感行为等维度记录疾病经历。
张燕华告诉记者一个案例:3年前,嘉定区中心医院曾收治过一名年仅18岁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在化疗无效的情况下,患者接受了造血干细胞移植,但移植过程并不顺利,没多久病情再次复发。对于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白血病复发的患者,一种是保守治疗,主要延长生存时间和减少痛苦。另一种是继续化疗,但排异反应会让患者痛苦。患者的父母因为治疗意见不统一而产生分歧。患者去世后,医生考虑再三,最后告诉患者父母孩子去世的原因是颅内出血而非白细胞过多。
“我们并非是‘隐瞒’真实原因,只是不希望家属再纠结于哪种治疗更好,更希望他们能早日走出阴霾,不要沉溺在失去孩子的痛苦中。”张燕华说,打开患者家属的心结,让逝者安息,生者释怀,正是叙事医学作为一种人文属性的医学模式的特点。这使得临床医学更加富有人性,弥合技术与人性的鸿沟,丰富人类对生死、疾苦的理解和认知,也为紧张的医患关系“松绑”。
据了解,2018年起,嘉定区中心医院开展叙事伦理查房,将叙事医学融入伦理查房,同时通过邀请专家培训、举办叙事医学平行病历征文和案例分享交流活动等,传播叙事医学理念,培养医务人员的叙事素养,提升医务人员关注、倾听、共情和反思的叙事能力。
撰稿:印沁沁
摄像:张晓冬
编辑:唐敏、卢泽斌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