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法治梦想缘何而来?
作为上海市优秀公诉人
她转战公益诉讼检察后
(资料图)
又有着怎样的求索与思考?
7月30日晚
全国公益诉讼检察业务标兵
万 力
走进上海广播电台《长三角之声》
结合自身经历讲述
她不懈追求公平正义的故事
和TA对话
万 力
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第六检察部四级高级检察官,第一届全国检察机关公益诉讼检察业务标兵,第一届全国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勘验取证业务能手,第一届上海市公益诉讼检察业务标兵,第十一届上海市优秀公诉人。
梦开始于对法治的崇拜与信仰
从初中时起,万力特别喜欢看法制节目,其中新奇的案例总是能吸引她好奇的目光,以法律逻辑对案例进行全面、准确、深刻的分析更使其为之心驰神往。她说:“从那时起,我有了从事法律工作的最初想法。”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她在填报的所有高校里都把法学作为第一志愿,但阴差阳错地最后被录取到了中文系。大学四年里,她从未放弃对法学的热爱,通过旁听法学院的课程、蹭法学名家的讲座、读法学专业的书籍,她一直朝着法律职业的方向努力。天道酬勤,她顺利考上了华东政法大学法律硕士研究生,终于圆了年少的梦。
在华政园里,万力以探寻辩论技巧的奥秘为突破口,全力追逐和实现着自己的法学梦,浸润于各种比赛的煎熬之中“痛并快乐着”。辩论赛对她来说,有一种魔力,可以瞬间激发她的斗志,“场上的我和生活中的我完全是两种状态,生活中我不喜欢与人争辩,更不会咄咄逼人,但赛场上绝对是分毫必争、锱铢必较。”她说。研究生院的对抗辩论赛要打两个多月,她所在的班级最终力挫群雄拿下冠军,而她则是场上唯一不变的一辩选手,以破题精准、陈词新颖、反应敏捷被称道。之后,她又代表华政陆续参加了与复旦、财大等高校的辩论赛,同样收获满满。每一次胜利的赢取都不容易,每一场精彩的辩论都需要经过反复的准备、打磨、演练方能成型,她正是经受住了一次次历练,才得到提高与成长。
逐梦之路满是付出与收获
大学毕业后,万力如愿以偿进入检察机关工作,开启了她十年的公诉人生涯。她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业务所长,也遇到了人生中的良师益友。万力还记得她成为公诉人后面临的第一个挑战——一起寻衅滋事致人死亡案。两伙人因琐事在KTV外大打出手,除一人因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以上刑罚被移送上级院审查起诉外,其余人员均由万力所在办案组负责审查。这起案件参与人员众多,监控画面有死角且模糊不清,多名被告人零口供或翻供并指称被“刑讯逼供”,案件办理难度较大。在领导的指导和同事的帮助下,她与侦查人员多次交流,不断梳理、补充证据,反复核对细节,最终成功把案子办了下来。经此一役,她明显感觉到自己的能力有所提升,拿到复杂的案件也更有自信了。属于公诉人的法律思维在万力脑中渐渐成型,她深刻地体会到,好的检察官是靠案子“喂”出来的,只有不断地在办案中摸爬滚打,才能锤炼出属于自身的过硬本领。
“对于法律思维的塑造与培养,参加优秀公诉人评比选拔是最好的训练机会。”万力如是说。准备优秀公诉人比赛期间,恰逢单位工作忙到飞起,而她对自己说:“必须挤出时间复习备赛。”于是,“白天加黑夜、工作日加周末”式的连轴转成为她的新常态。那时,所有能找到的疑难案例,所有涉及到的法律和司法解释,近五年上海以及全国的真题,还有实务答辩、辩论赛等各种实训,一样她都没有落下。在这样高强度的训练中,她的实务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与获评上海市优秀公诉人这一结果相比,我更看中备赛过程对自己的锻炼,让我有能力更有自信地面对手头的工作,面对各种挑战。”拿下“优公”称号后她这样阐述自己的感想。
履职尽责方显忠诚担当
参加全市的优秀公诉人比赛后,万力一直希望职业生涯能够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有新的目标,接受新的挑战。恰在此时,组织赋予了她一项新的任务——专门从事检察公益诉讼工作。那时的检察公益诉讼工作处于起步阶段,作为检察机关的一项全新职能,没有可供参考的经验,其工作模式和公诉工作也有着非常大的区别。“面对工作新领域,当时我考虑最多的是能不能快速适应、准确上手并打开局面。”这是万力刚刚受领新任务时的想法,看得出作为一个乐于接受挑战的人,她既兴奋又有些“紧张”。
在检察公益诉讼实践探索过程中,没有可以照搬的模式,她和团队成员就一边研究一边形成模式,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参考,就一边办案一边总结经验。万力与她的团队先后完成全市首个驻区消保委公益诉讼检察官办公室的设立,成立全市首个公益诉讼专家委员会,参与促成上海市首个区委区府《关于检察机关依法开展公益诉讼的意见》的出台,并破解了线索发现难、专业知识掌握难、工作推进难等三大业务难题,迅速打开工作局面,办理了一批有社会影响的案件,多起首例案件的成功办理更是让万力和团队信心倍增。他们还将办案工作成效主动延伸,挖掘案例背后的深层问题,如与相关职能部门探索在优秀历史保护建筑、窨井盖日常管护等方面形成长效机制。用万力的话说:“公益诉讼检察官的知识库像一座中药房,不仅要门类齐全还要懂得科学配伍,才能开出一剂让专业部门和单位都心服口服的检察建议良方。”
未来任重道远,还要继续努力拼搏
“我非常幸运地获得了此次全国公益诉讼检察业务标兵称号,但我始终认为成绩不仅仅属于我个人,更属于上海检察和整个公益诉讼团队。复盘整个参赛过程,我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距离公益诉讼高质效发展对检察官在素能上的要求仍有不少进步空间。对我而言,比赛不是终点,而是更高的起点。我不仅要答好比赛场上的考卷,更要答好实践中的考卷,最终是要答好时代赋予公益诉讼检察人的考卷。”
供稿 | 上海检察二分院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