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起,黄浦区人民法院推出“外滩法官小巷行”系列活动,首批选派20名法官/法官助理走进多个居民区,用法律专长为基层治理赋能,让居民们在家门口就能获得实实在在的法律服务。7月底,“外滩法官小巷行”活动入选了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评选的“上海法院十大文化品牌”。
(资料图)
长达17年的邻里纠纷解决了
“施老师你好,我是正在宝兴居委‘实习’的政治部杨琳。有两位居民因为漏水产生了纠纷,居委和物业多次调解,双方仍未达成一致,这方面你是专业的,可否请您帮忙,为他们进行调解?”民事审判庭青年法官助理施雯曾于6月1日至6月18日在宝兴居民区为居民们提供法律服务,不过7月下旬接到杨琳打来的求助电话之后,她毫不犹豫回到宝兴居民区,对杨琳在电话里提及的居民纠纷情况进行详细了解。
这一纠纷始于17年前——楼上居民王某(化名)家中存在漏水情况,导致楼下居民李某(化名)家中门框、墙面出现损毁。两家曾因此事闹上法庭,后经法官判决,王某对李某家中受损的门框、墙面进行了修复。因两家人都拒绝对漏水点进行检测,过去十几年来,李某家中墙体时有浸水,门框再度腐烂,今年上半年李某家中还出现了大量白蚁,苦不堪言。李某要求王某进行修复,并且赔偿精神损失12万元;王某却表示2022年家中重新装修时就已经对卫生间等可能存在漏水的地方进行了防水处理,并且出示了在物业工作人员见证下拍摄的施工视频,只同意进行修复、对白蚁进行驱逐,以及给予5000元赔偿。由于双方诉求相差甚远,居委多次调解无果,杨琳这才拨通了施雯的电话。
施雯在居委社工和杨琳的陪同下,前往两位居民家中查看情况,耐心聆听并且对双方的诉求进行了梳理。“矛盾点主要有三个。第一是漏水点,已经解决;第二是损毁的墙面、门框需要修复,王某表示会负责,已经达成一致;第三个是李某要求的精神赔偿,双方分歧较大,如果为此再次闹上法庭,两家人都要付出较多的时间、金钱和精力。最好的办法,就是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施雯和杨琳从情、理、法角度以及结合相关审判案例,对双方进行了多番解释和劝说,最终双方一致同意由王某一次性出资7万元,由李某负责对损毁的门框、墙面进行修复,对白蚁进行驱逐,未来李某不再因漏水与王某产生纠纷。长达17年的邻里矛盾终于解决,施雯拟了调解协议书之后,王某与李某在居委和物业公司的见证下,郑重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打造样本,未来走进更多居民区
在居委干部们看来,法官/法官助理们来到居民区,帮助居民们解决了不少难题,也让大家看到了法官在法庭之外温暖的一面。对于青年法官/法官助理来说,“小巷行”让他们学会了群众工作的要旨和方法,对能动司法、诉源治理都有了更为深刻的感悟。
在大家印象中,法院里的法官总是十分严肃,‘小巷行’活动通过将法台前移,让我们有了更多时间和居民进行沟通,也让居民们感受到被尊重。”施雯告诉记者,过去几年,黄浦区旧改相关的案件数量显著增加,很多居民一边租房子、一边打官司,承受着非常大的经济压力。此次活动让法官/法官助理们有机会从诉源治理的角度发挥专业所长,为此,每一位法官/法官助理都像办案一样认真对待居民们的诉求。据了解,施雯在宝兴居委“工作”期间,曾为了帮助居民解决难题,前往派出所进行相关咨询、摘抄相关规定,为了帮助居民维护消费者权益,还曾邀请民事审判庭侵权团队程纪儒法官来到社区。
截至目前,已经有20位法官/法官助理在居民区工作了792小时。“虽然‘外滩法官小巷行’活动入选的是‘上海法院十大文化品牌’,但我们希望把它做成一项持之以恒的为群众办实事的活动。”区法院表示,“我们会在总结相关经验的基础上,把‘外滩法官小巷行’打造成新时代司法为民的‘黄浦样本’。未来,每一年区法院都会结合黄浦基层治理重点,有的放矢选派青年法官/法官助理走进居民区,让更多居民在家门口感受到新时代的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为法治黄浦建设贡献法院力量。”
记者 /宋梅
编辑 / 孙超慧
图片 /区法院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黄/浦/进/行/时
JOIN US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