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记者从23日举行的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综合交通专项规划》已于近日发布。目前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已经梳理一批铁路、轨道交通、交通枢纽、干线道路、省界对接道路以及内河航道等方面的重大建设项目,全面推进交通基础设施“硬联通”、服务标准“软联通”。
“示范区地处沪苏浙两省一市交界区域,虽然临近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但仍存在对外交通联系效率不高、内部路网连通性不足、交通协同治理和绿色发展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如何在‘不破行政隶属、打破行政边界’的前提下,提出一体化的交通解决方案,是规划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王为人介绍,此次规划进一步突出了新发展理念、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新要求、绿色智慧新趋势和区域协同治理的新模式。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综合交通专项规划新闻发布会现场。新华社记者胡洁菲摄
具体而言,轨道交通方面,示范区将以干线铁路、城际(市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多层次、网络化的轨道交通系统,满足示范区对内对外多种出行需求。在沪昆高铁、沪昆铁路、沪苏湖铁路、通苏嘉甬铁路等国家干线铁路主骨架的基础上,重点补强城际(市域)铁路网络,规划如通苏湖城际铁路、上海示范区线、水乡旅游线、嘉善至西塘线等城际轨道交通线路。
同时,结合示范区“水网密布”的特点,规划水上交通,一方面协同推进内河航道整治,形成“四横四纵”高等级内河航道网布局,建设绿色集约化内河作业区。另一方面因地制宜开辟水上客运交通线路,打造水上出行新体验。
在此基础上,积极规划特色交通,构建区域级、城市级、社区级三级慢行绿道系统,依托骨干河道和重要湖荡构建舒适宜游的蓝道系统,结合太湖、淀山湖、太浦河等河湖水系构建“两横两纵三环” 区域风景道体系,全面打造“慢游”交通网络。
此外,示范区还将大力发展新型交通,鼓励“互联网+”共享交通、需求响应式公交、无人配送等新型交通试点应用,探索高铁物流、轨道快运等城市生产生活物资公铁联运新模式。积极鼓励5G、区块链、物联网等智慧交通新技术的应用推广,共建示范区智慧交通监测和管理系统,推进MaaS(出行即服务)智慧出行服务系统建设。
示范区将通过交通活动引导、运输组织优化等,构建绿色主导的交通模式;加快示范区公共领域用车新能源化,完善充电桩、加氢站等配套设施;积极推进基础设施低碳化技术及管理模式创新,协同推进交通领域节能降碳和绿色发展。按照规划,预计到2035年,示范区绿色出行比例将达到80%以上。(记者胡洁菲)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