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豆市街20号的黄浦区第一中心小学校园很小,但是合围式的教学楼中央,给孩子们留出一个可以奔跑的露台。台阶铺上人造草坪,宛如一座小山坡。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这两天,山坡上忽然“长”出了几十根画着彩绘的透明充气柱。每一根柱子上,都画着孩子们设计的校园吉祥物“睛睛”新造型,有的身着披风,有的脚踩风火轮,细看一下,风火轮俨然是调色盘的模样。下课了,孩子们在“森林”中穿梭嬉笑,这也意味着黄浦一中心两年一度“童心世界”少儿视觉艺术节开始了。
艺术是什么?“是图画!”“是绿植!”“是热爱!”“是爱心!”“是宇宙大地!”“是……孤独!”“是我自己……”在一堂美术课上,孩子们天马行空的答案,让90后美术老师于嘉璐眼前一亮。对孩子们来说,生活就是艺术灵感的绝佳来源。因此,老师们经过商量,将艺术节主题定为,“藏在生活里”。
于嘉璐毕业于上海理工大学艺术传播专业,大学实习时曾在外滩美术馆多次参与布展。她和同事们带着孩子,把整座校园成了充满巧思的艺术空间。
图说:无“画”不说展区超轻彩泥帮助大大小小的瓶子完成变装秀,充满了创意和想象 来源/新民晚报记者 陶磊 摄(下同)
操场边,小径旁,吹动风车的,除了微风,还有童年无拘无束的想象力。教学楼各个楼面开辟了一个个“格子间”里,各年级的小“睛睛”艺术家们展示了他们在过去两年美术课上的作品,有人用画笔设计“高定款毛绒手套”,有人用废旧材料搭出城堡和游乐场,有人用超轻彩泥帮助大大小小的瓶子完成变装秀,在四年级的“格子间”里,一张张唱碟成了孩子们的画板,配合着视频带领孩子走进音画之旅。
图说:在四年级的“格子间”里,一张张唱碟成了孩子们的画板,配合着视频带领孩子走进音画之旅
校德育教导程微介绍。筹备这场艺术展,不仅仅是美术课上的事,各个学科都围绕主题,开始了项目化学习。语文课上读了古诗,学了课文,孩子们玩起诗配画,制作立体书,把同一段文字,赋予了不同的风格。孩子们都拿到了一张“打卡地图”,各个班级校园参观线路和时间该如何安排?动线该如何设计?数学老师请同学们自己动脑筋。艺术节后,孩子们将贡献出自己的作品,举行一场校园义卖,把善款捐献给病重的同龄人。
孩子还体验了一回当一名艺术家的自豪——通过馆校合作,他们的作品还走进了复星艺术中心。
图说:学生们在讨论展示的画作
据悉,“童心视界”是学校的课程文化品牌,学校将创意美术、摄影、摄像及视频制作等内容进行整合。因此,艺术展出的作品不是“临时抱佛脚”,全是两年的日常课堂积累。疫情期间,在线艺术课程学习和体验也没有间断。跟着老师,三(2)班男孩许辰腾学会了如何指挥“影子”们登台演戏,如何用寻常文具搭建成故事场景,如何把司空见惯的声音变成艺术作品。他也因此成了第一个登上校园“型秀论坛”的演讲者。
新民晚报记者 陆梓华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