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公园靠近重庆南路、复兴中路两侧的围墙拆除,将街区和公园绿化融为一体。
(资料图)
深秋的上海,复兴公园梧桐叶渐黄,落叶踩起来沙沙作响。公园入口处一棵120岁的悬铃木仍枝繁叶茂,深绿浅绿青绿交错,随着围墙打开而“透”了出来。
复兴公园,上海唯一一座保存较完整的法式园林风格公园,自上世纪20年代基本格局定型后,公园布局、风格形制历经百年沧桑而未改原貌。如今,公园沿街围墙将首次打开,预计本月底完成新一轮改造提升,实现24小时开放。
围墙“做减法”,服务管理“做加法”。管理方表示,将在复兴中路增设行人出入口,并通过“人防+技防”升级,提升游园体验,确保安全。
园林“走”出围墙,“秋日百景图”徐徐展开
百年来,复兴公园,一直是有围墙的。
19世纪80年代,这片土地上原是一个名为顾家宅的小村,人们将顾姓人家在此建造的小花园称为“顾家宅花园”,这是复兴公园的雏形。1908年,这里被辟建成公园并于1909年竣工、对外开放,此后经历多次修缮改建。抗战胜利后改名“复兴公园”,沿用至今。
上世纪60年代,这里建起上海首个旋转式30座电动木马的电马场,凭借“旋转木马”一跃成为上海公园中首个拥有游乐场所的公园。
作为土生土长的上海小囡,95后学生关辛聊起这个公园依旧心痒痒:谁小时候没在大喷泉前合过影?“碰碰车”更是考了前几名的“奖励”。“每辆碰碰车的背后,还翘着一根长长的辫子,两车‘碰撞’,天线尾巴冒出火星。孩子们尖叫着笑成一片。”
长大后,学艺术设计的她发现了复兴公园的别样魅力。荷花池,小溪流水曲径通幽;大草坪,融中西风格为一体。现在,位于复兴中路、重庆南路的公园南门依旧保持着建造时最初的样子。
如今,这座法式园林打开围墙“走”了出来。“隐”在内里的古树名木也跟着“破墙”。这些或年逾百岁或树种名贵的黄荆、银杏、欧洲七叶树、白栎旁,铭牌上大方“介绍”着自己的岁月。“透气友好”——小红书的日志里,关辛为公园加上了新标签。她在悬铃木前深吸一口气,感受公园徐徐展开的“秋日百景图”。
拆除围墙后,细微之处带来的感官变化放大了体验感。比如,重庆南路出入口拓宽了,新的紫藤廊架形制与园内春广场的廊架形制遥相呼应,行人在远处就能一窥其整体风貌,公园游人也有了更为开阔的视野。
此次景观提升改造,包括绿化景观的提升,设施更新都遵循与原有风貌一致,还增设了新街边座椅。“让公园不断‘往外走’,把更多游客‘往里引’。”黄浦区绿化管理所公园管理科科长臧军说。
延展服务延伸边界,让“公园+”有更多可能
开放式的布局并不容易。对复兴公园的保护带来考验,也考量着精细化管理与服务的能力。
为尽可能方便市民游客,又保护植物生境,公园做起加减法。譬如特意在复兴中路口增加一条曲径通幽的漫步道,方便市民信步入园;为避免24小时的持续照明环境影响园内植物“休眠作息”,夜间,公园花坛周边区域少了光辐射,改用漫射型灯光,温度低、光照更柔和,局部区域提亮,也呵护了“小精灵”。
涉及安全保障,公园将在后续管理上根据运营情况升级人防、技防举措,也会提前做好应对大客流的预案,更对接好周边居民日常生活合理需求,以“服务+”带动“公园+”。
和公园打了十多年交道,臧军有自己的理解:公园物理界面的打开,不仅在于外观,更在于服务的延展。比如,公园一直秉持以公共性、公益性为主的功能定位,曾携手相关部门在园内增加健身设施,拓展健身区域,方便市民晨练。
未来,公园还将引入花艺集市、艺术团队、科技团队,举办适宜不同年龄层次游人的活动,与思南公馆区域相融合实现“文化+”、与百年淮海路相呼应实现“商业+”,延伸公园的边界。“复兴公园不只有沉淀百年的故事,将以更开阔的形态、生趣盎然的姿态,吸引老百姓共同来创造新的城市记忆。”臧军说。
作者:王宛艺 刘佳媛
摄影:袁婧
编辑:施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