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大家注意个人防护,不扎堆、不聚集,
做到防疫“三件套”,防护“五还要”。
(资料图片)
江西中路是一条南北向的道路,其北段发展较早,19世纪80年代,上海第一家发电机厂和第一家自来水公司就诞生在这条路上。这条街道坐落着哪些建筑,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江西中路一览
☑上海第一家自来水公司
☑上海第一家发电厂
☑曾经的“钱庄街”
江西中路南起延安东路,北至南苏州路,辟筑于1855年因路旁有一座圣公会教堂即圣三一堂,故初名“教会路”。1865年,工部局重新为上海各马路命名,以江西省名命名该路为江西路,1945年更名为江西中路。
1887年上海外白渡桥上的电弧灯
说到江西中路上的发电厂和自来水公司,就要介绍一下,上海电光公司与英商上海自来水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电光公司由英国人立德禄(r.w.little)等发起,于1882年在上海正式成立,其后在南京路江西路口建立了上海电光公司发电厂,为上海的路灯建设开启了一段新纪元。
原英商自来水公司办公楼
英商上海自来水股份有限公司于1880年11月2日成立,是上海最早的自来水公司,公司在江西路、香港路口,建造了容量为15万加仑(682立方米)的水塔一座。次年,该公司建造了上海第一座正规化城市水厂——杨树浦水厂,并于1883年8月1日正式供水。
主要建筑一览
汉弥尔登大楼
(江西中路170号,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福州大楼曾名汉弥尔登大楼,是当时最有名的办公大楼。大楼的各门窗用直线框架框组,呈直线条结构。简洁明快,大气厚实。在大门、顶层和塔楼上有艺术派的图案装饰。
都城饭店
(江西中路180号,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都城饭店于1934年建成,钢框架结构体系。大楼八层以上台阶式退台形成高耸感;底层沿街外墙采用花岗石饰面,主入口及建筑顶层、塔楼檐部等处有典型的装饰艺术图案,是带有装饰艺术元素的早期现代建筑风格的高层旅馆建筑。大楼墙体采用了当时国内领先的“汽泥砖”,不仅具有轻质的优点,其微小气孔构造又提升了墙体的保温隔声性能。
金城银行
(江西中路200号,上海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江西中路200号曾是著名的"北四行"之一,金城银行的总行所在地。大楼由我国第一代建筑师庄俊与赍丰洋行联合设计,建筑原为四层,外墙用苏州金山石垒成,中间大门部三角形花岗岩柱梁凿有一龙一凤和斧头组成的圆形图案,作为该行标志。1927年,在大楼建造初期,这里从美国引进了一个庞然大物——全套保管箱。这个保管箱库最特别的地方在于,它建造于建筑的二楼,防潮防湿性能都比较好,而一般建造保管箱对房屋建造结构要求很高,保管箱都是在地下室或者底层。1986年后,江西中路200号成为了交通银行总行和上海市分行所在地。
聚兴诚银行大楼
(江西中路246-250号,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聚兴诚银行大厦位于江西中路246号-250号,始建于1935年,由著名的华商基泰工程司设计,1937年施工到四层时因战争爆发被迫停建,1940年落成。建筑底层入口用飞檐门罩、斗栱等中国传统建筑构件,简洁的立面竖向线条感强,呈现现代建筑结合中国新古典主义装饰风格。1983年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后续加建,新的图纸大大简化了当年的设计图纸,在大楼原有基础上陆续加建至12层,局部14层,1988年建设完成。
礼和大楼
(江西中路255号,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礼和大楼,建于1898年,楼高4层,砖木结构,外墙清水红砖砌筑,底层为连续半圆拱券,其上则为连续平弧形券柱廊。大楼的建筑形式仍保留很多外廊式建筑的特征。
江西中路曾是“钱庄街”,这里曾是钱庄驻扎的大本营,人来车往,热闹非凡;江西中路也曾是“城市文明见证地”,上海最早的发电厂和最早的自来水公司坐落于此,亦曾见证上海电信行业的发展;江西中路还曾是上海市民的“百货采购中心”,中央商场的商品,几乎囊括了家庭所必须的日用品,从棉毛衫裤到锅碗盆瓢,从灯泡开关到五金配件,应有尽有,物美价廉......现如今,这些都已成为老一辈人的回忆与文献中的记载,一条全新的江西中路,等待着你的到来,也等待着被重新“定义”。
来源;看看新闻、《永不拓宽的马路》、乐活外滩、
上海市历史建筑保护事务中心
编辑:刘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