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覆盖沿江11省市,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占据全国“半壁江山”,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发展潜力十分巨大。
11月20日,华东师范大学发布了最新的“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指数(2022)(下称“指数”)”。在长江经济带110座城市中,协同发展能力前十强城市依次为:上海、杭州、南京、成都、武汉、重庆、苏州、无锡、宁波、合肥。其中,上海以66.40分位居第一,自指数2015年发布以来,连续八年位居该指数排行榜榜首,龙头作用显著。
据了解,该指数根据区域协同发展、区域创新系统、区域发展韧性、增长极等科学理论,构建了包括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交流服务、生态支撑等四大领域,综合GDP水平等18个具体指标的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值得关注的是,今年生态支撑领域选用“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数量”作为重要指标之一,以反映长江经济带110座城市在落实生态文明建设重大决策部署等工作方面的显著成效。
(相关资料图)
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能力在持续稳步上升。纵观指数情况,今年城市综合协同能力得分平均值为12.91分,比去年增加了0.36分;综合协同能力10分以上城市由去年的51座增至62座,达到110城市总数的56.36%,相比于2021年增长了10个百分点。
指数研制首席专家、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主任、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教授表示,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各分领域表现存在一定差异。
从四大领域排名前10城市平均得分看,经济51.15分,科创32.34分,交流服务(下称“交服”)54.93分,而生态仅为17.39分。其中,经济、科创、交服呈现出高度正相关,但生态与其他三大领域之间仅呈现弱正相关,这意味着长江经济带城市系统耦合中的摩擦阻滞效应明显,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与保护任重道远。
此外,城市子群协同发展能力存在高度分化。从城市子群的角度看,长三角城市群总体协同水平较高,各二级城市子群在经济发展领域、科技创新领域和交流服务领域均名列前茅,位居长三角城市群的南京城市子群、杭州城市子群、合肥城市子群、苏锡常城市子群、宁波城市子群协同发展能力指数综合得分分别为22.34分、20.02分、15.54分、24.24分、18.80分,远远高于武汉城市子群的11.83分、环鄱阳湖城市子群的10.11分、环长株潭城市子群的10.65分、成都城市子群的11.59分。推动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城市协同发展仍是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当前,长江经济带仍存在产业链供应链不够安全高效、生态安全与经济发展难以有效兼顾、流域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有待提升、协同开放双循环新格局有待完善等难题。
针对区域发展的现实瓶颈与短板问题,曾刚建议,应尽快启动四大方面行动,包括: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支撑作用,协同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高效;发挥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协同促进生态安全与绿色发展;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切实提升流域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促进经济带内外部联系,协同开创双循环新格局。
切实提升流域创新体系整体能效上,曾刚建议,要聚焦长江经济带战略性产业链、创新链,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围绕关键技术、关键元器件、关键材料进行技术攻坚;聚焦科技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大力推动上海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打造吸引高层次人才的世界级平台;以及聚焦产业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推进政产学研用开放式创新合作。
在协同促进生态安全与绿色发展上,曾刚建议,建立健全生态资金投入和补偿机制,加快生态服务产品价值实现,持续支持和鼓励“两山”转化的实践创新。同时,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政策体系,发挥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作用。
此外,以现代化市场体系、经济体系为抓手,清除市场壁垒,打破“行政区经济”,建立统一、开放、有序的运输市场和物流体系,优化完善经济带内城市间对口支援与合作交流机制。同时以RCEP为重点,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各省市要加强协同配合和分工协作,发挥集群优势,组团出海,高水平主动对接融入RCEP贸易体系,拓宽各地区贸易开放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