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市面上的不少建筑、装修公司,都会把业务再分包、转包,殊不知,这其中却隐藏着许多风险。
12月2日,静安区检察院举行《危害生产安全刑事犯罪案件办理情况(2017-2022)》(以下简称《情况》)新闻发布会。《情况》显示,2017年至2022年,静安区检察院受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10件18人,八成案件中企业存在违规分包、转包,或者无相应资质和生产条件却违规承揽等违法违规情形。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2021年,静安区检察院曾办理一起重大责任事故案件。
【资料图】
案件发生在静安区某商场内的一家连锁餐饮企业。该餐饮企业当时正在该商场内装修,并将装修工程发包给另一家企业。然而,一名装修工人在安装空调的时候,没有切断相关的电源,也没有采取防护措施,在安装过程中因为操作不慎,最终触电身亡。
而事实上,承接该餐饮企业装修项目的企业,并没有相应的资质。而没有资质的企业又把工程违法发包给了一家施工队,该名装修工人也并不是专业电工,只是什么工种都会一点、但又并不精通,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情况》显示,安全生产责任事故主要集中在建筑施工、家装领域。近九成案件与此相关,事故类型主要为高处坠落和触电,占比高达70%。过半事故发生在居民小区,对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正常工作生活秩序产生较大影响。
从涉案原因来看,安全生产责任事故主要系无资质承揽项目及无证作业引发。八成案件中企业存在违规分包、转包,或者无相应资质和生产条件却违规承揽等违法违规情形。无证作业或指挥他人无证违章作业占比高达94.4%。
而从犯罪主观方面来看,案件原因通常涉及事故单位及施工人员缺乏相应许可或从业资质、施工人员违章或冒险作业、施工时缺少安全防护措施或未使用符合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当事人安全意识淡薄等多重因素。
同时,记者从发布会了解到,在检察机关办理的一起涉及高空坠人事故的案件中,检察官发现,原本操作工人应当持有的“高处作业吊篮操作证”竟是网上买来的,本人实际并没有获得资质,相关企业负责人还承认,该公司内多人都持有违法购买的特种作业证书。
静安区检察院第二检察部主任张忠平提醒,企业在进行施工时如果需要将项目进行发包,一定要发包给有资质的承揽企业;相关的施工人员在从事特殊工种的时候,一定要有从业人员的相关资质,企业在落实主体责任的时候,要对相关人员的证件进行审查;同时,相关企业还要对具体的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的培训,提供必要的防护装备,要求他们严格按照操作规程。
就像在上述触电事故中,如果根据正常的安装流程,工人先把电源切断,戴好绝缘手套等装备,这种事故完全是可以避免发生的。”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静安区检察院积极贯彻落实最高检“八号检察建议”,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主动对接区应急管理局,加强行刑衔接,联合相关部门,先后对辖区内多家企业开展安全生产联合检查和法治宣讲,引导企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同时,邀请法学专家、应急管理局负责人等,召开“安全生产事故调查机制的实践考察与司法完善”研讨会,为区域安全生产贡献检察智慧和检察力量。
对于案件办理中还存在事故调查报告的法律属性不明确、行刑衔接不到位等难点,静安区检察院也提出了相应对策措施,比如提前介入,引导公安机关及时完善证据体系;加强检察机关与应急管理等部门的协作配合,设立联络员;运用数字化手段深入剖析、排查事故原因和隐患,针对共性问题制发检察建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