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时期,如何帮助孩子做好疫情防控备受家长们关注。怎样降低儿童感染风险?孩子如果感染了怎么办?吃药、就医有哪些讲究……对此,松江区中心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胡诤赟医生认为,目前新冠毒株传播性较大,但毒性越来越弱,儿童患者恢复较快,家长不必太过焦虑。
预防篇
(资料图)
3岁以上儿童要怎么预防?3岁以下婴幼儿怎么做才能降低感染风险?
对于3岁以上的儿童要做好个人防护与环境消杀,要勤洗手、多通风,保持社交距离,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注意佩戴口罩。要做好饮食管理,合理膳食,保证营养,饮食以高蛋白低脂肪为主,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多喝水。注意适量运动,保证充足睡眠,加强亲子沟通。最重要的是,建议3岁以上没有禁忌症的儿童接种新冠疫苗。
对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一般需要陪护人照顾,除上述的个人防护与环境消杀外,陪护人在接触婴幼儿前应注意清洁双手,必要时也需要佩戴N95口罩。对于3岁以内婴幼儿,暂时没有新冠疫苗,建议陪护人做好自身疫苗接种。
特殊时期,儿童在日常饮食、作息中有什么要注意的?
建议儿童在这个特殊阶段饮食以适当高蛋白(肉蛋奶鱼虾大豆等)配合低脂肪为主,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多饮水,增强自身抵抗力。此外,保持适当的运动以及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多的屏幕暴露。
护理篇
儿童出现了发热情况,需要第一时间去医院就医吗?如果不需要,家长该怎么应对?
患儿刚开始出现发热,如没有基础疾病,精神状态及生理状况良好,可先居家观察。家长要让患儿多饮水、多休息。患儿发热时不宜穿太多,捂得太厚不利于散热。当体温升至38.5℃以上,可使用儿童退热药,较为安全的退热药包括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如伴随流涕、鼻塞、咳嗽等感冒症状,可适当选用一些中成药及止咳化痰药来缓解症状。要做好饮食管理,少量多餐,给予易消化吸收的食物。此外,注意做好手卫生,室内勤通风。
临床发现,部分发热患儿不去医院也能自愈。冬春交替季是呼吸道感染的高发季,病原多样化,医院是交叉感染的风险地带,因此近阶段尽量不要前往医院。
一旦感染后,儿童的恢复期要多久?
从现有资料显示,感染奥密克戎后,儿童患者主要以轻症或无症状为主,多在2—5天内恢复。
感染后,婴幼儿如何护理?6月龄以上的儿童可用哪些药物退热?
退热的主要目的是减轻发热引起的不适:2月龄以上儿童体温大于38.5℃,伴有明显不适时,可使用退热药,2月—6月龄婴幼儿推荐使用乙酰氨基酚,6月龄以上的儿童可选择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中的一种使用;2月龄以下婴幼儿不推荐使用退热药。
市面上不少药物介绍功能都类似,家长如何避免重复用药?
常用儿童退热药物为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两大类。对于宝宝来说,最安全的退热药,只有单一成分的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不要选择复方感冒药,不要轻易交替使用退热药,有增加不良反应或用药过量的风险。
孩子服用退烧药后体温还不下降,该怎么办?
打个比方,比如孩子38.5℃时使用了退热药,过了20分钟,体温达到39℃,家长就急了,认为体温没退下来。实际上吃完退热药后,药物吸收本身有一个时间段,体温还是会到一个峰值才会逐渐下来。一般服用退热药后半小时到1个小时左右,患儿可能才会有出汗、体温逐渐下降的过程。而且,药物持续时间一般为4—6小时,持续时间结束后,还会再次发热。使用退热药,主要目的是减轻发热所导致的不适,并不能让体温降至正常,也不能单纯以发热程度来判断疾病严重程度。如果患儿吃了退热药后,除发热外精神反应良好,需通过多饮水、温水浴、减少衣物、降低环境温度等方式退热,间隔4—6小时再次口服退热药物。
如何给发热儿童物理降温?
体温上升期:宝宝可能手脚冰冷,伴有畏寒、寒战表现,此时不宜物理降温,应搓热双手或者温水浸泡手脚。
体温持续期:宝宝手脚暖和,浑身发热,此时可物理降温,需保持合适的室温,减少衣物,用温水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处皮肤,泡温水澡,多喝水。不推荐:乙醇擦身。
感染后,儿童饮食可以怎样选择?
首先,如果孩子感染新冠病毒后食欲不受影响的话,只需正常一日三餐,合理搭配。摄入充足的蛋白质(肉蛋奶鱼虾大豆)及丰富的新鲜蔬果,同时多喝水即可,不需要疯狂进补。
如果患儿感染后食欲受损,推荐吃一些易消化的食物,不要强喂,多饮水即可。
什么情况下,感染的儿童必须马上去医院?
如果孩子精神状态不佳,或咳嗽异常加重伴有呼吸困难,有明显的呕吐、腹泻,或者发热性惊厥发作时,建议在服用退热药后及时至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检查和治疗。
儿童感染后,需要和家长隔离吗?怎样让家长的“照料”与“安全”兼顾?
对于能生活自理的孩子,有条件的家庭可以选择单间隔离,要注意勤洗手、多通风、分餐饮食、餐具及时热水消毒,与家人接触时都戴好N95口罩。
对于生活不能自理的孩子,陪护人在接触患儿前建议戴N95口罩,戴手套、分餐饮食、勤洗手、多通风,做好个人防护与环境消杀工作。
文字:张立
图片:网络图
编辑:李翔 毛震珑
关键词: 松江区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