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上海12月28日消息(记者林馥榆)随着新冠病毒感染高峰来临,市民对120救护车的需求量骤增,上海全市院前急救工作迎来巨大考验。记者从上海市卫健委获悉,上海市院前急救体系由上海市急救中心和9家郊区急救中心组成(“1+9”),现有急救车辆1251辆,从业人员4046人。
12月23日,上海全市120呼入51852个,较前一日上升4.7%,全市120出车5101车次,较前一日上升2.2%,近一周环比上升33.5%。人员在岗率70.3%。
奔波在救治危重患者路上的麻醉科医生
【资料图】
12月22日,上海市卫健委扩容急救队伍,组织黄浦、徐汇、静安、长宁、虹口、普陀、杨浦等7个中心城区派出医生191人支援市急救中心,组织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等医院等15家三级医院45名麻醉医师支援市急救中心;各郊区卫健委组织区属医院56名医师支援郊区急救中心。
医护人员将病人台上救护车(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以下简称仁济医院)麻醉科医生鲁智生已经在救护车上连续工作了6天。他表示,这些天120出车的基本上都是六七十岁以上抗原阳性的老人,多数有反复发热、四肢无力、低氧、神志淡漠乃至昏迷等情况。他接诊的病人中,有位老年患者,家属以摔跤、昏迷、二便失禁呼叫120,救护车到达后,在简单询问症状和病史、判断病人瞳孔、呼吸和脉搏后,立即抬上担架到120车上。
“家属如果发现合并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有病情恶化趋势,应该早点送医院。”仁济医院麻醉科医生顾新宇呼吁。他建议从三个方面判断病情是否恶化:呼吸频率超过每分钟30次,血氧饱和度低于93%,发热超过3天。
平日里,麻醉医生在手术中负责维护病人的各项生命体征,在这个特殊时期,他们冲到了救治危重患者的第一线。据仁济医院麻醉科主任俞卫锋介绍,120接诊的主要是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卒中、支气管炎的脆弱人群,这些人感染了新冠病毒后,有时候在路上就会有风险,急需加强院前急救。而院前急救要求医护人员熟练掌握高难度的救护技术,迅速有效地进行心肺复苏、电击除颤、气管插管、血压的处理等,能集这么多技能于一身的,除了急诊科医师,就是麻醉医生。“让麻醉医生跟车到患者家里接人,是将抢救过程前移,对被感染又有基础病的脆弱人群来说,出现紧急情况,可以第一时间用最专业的技能为患者展开救护,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呼吁:把“120”让给更需要的人
12月19日,上海市卫健委下发工作提示,指导医疗机构进一步加快院前院内衔接,明确市卫健委将实时监测120压车情况,对积压严重的医院,立即联系医院要求加快协调,优先处置120车辆转运来的患者。与此同时,上海全市通过加派医务力量、扩大场地等措施提升急诊科服务能级,增加担架床,增派管理人员,提升患者分流速度。
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也再度呼吁市民:新冠感染的轻症患者不要因为恐慌或者咨询而拨打“120”,把“120”生命热线和宝贵的救护车资源,留给真正需要急救的患者。发热患者可以直接自行前往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不需要乘坐120救护车,建议就诊时点对点,尽量少选用公共交通工具。当出现呼吸困难或气促,无法缓解;持续不能饮食,或腹泻超过2天;经药物治疗体温持续高于38.5°C或心率超100次/分;原有基础疾病明显加重且不能控制;儿童出现嗜睡、持续拒食、喂养困难,持续腹泻、呕吐等情况;孕妇出现头痛、头晕、心慌、憋气等症状,或出现腹痛、阴道出血或流液、胎动异常等情况,应及时拨打“120”,调度员会迅速获取相关病情,优先派出急救车辆保障急危重症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