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与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上海中心联合实施的“未来科学家”培养计划以一场高规格的线上迎新沙龙,为100位学员开启了为期近一年的创新之旅。
极具亲和力的1994年菲尔兹奖得主埃菲·杰曼诺夫教授,以自己的学习生涯为例,给学员们带来了具有指导意义的演讲。来自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量子科学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青年科学家们,也分别发表了有关科学、创新的主题演讲,并送上了导师寄语。
(相关资料图)
迎新沙龙还有一个重要环节是分组讨论。学员们踊跃发问,导师们言无不尽。话题从宏观的科学趋势到具体的实验步骤,从中学生学业与科创的平衡到科学研究的甘苦……整个讨论过程中,学员们呈现出了活跃的交流愿望和远超同龄人的思考深度,让导师们对接下来的培养计划充满了期待。
此次迎新沙龙既是“未来科学家”培养计划给新学员们吹响的集结号,也是导师和学员们对未来一年科学冒险之旅的携手预演。
能让你走下去的不是功利,而是兴趣
“对你们现在来说,科学探索不是写论文去发表”,杰曼诺夫教授对这群十五、六岁的少年学员们说。他回忆起自己年纪相仿时,老师曾经交给他一道数学题,并没有告诉他这是数学领域的顶尖难题。少年杰曼诺夫单枪匹马发起了反复的冲击,“真的很难,我很努力,但最终还是失败了”,事实上那道题至今还没人解出来。但这段经历让杰曼诺夫教授至今深感骄傲,少年不知天高地厚,只因对数学爱得深沉。
1994年菲尔兹奖得主埃菲·杰曼诺夫教授图 |WLA上海中心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董佳家教授告诉学员们,“成功与否不重要,好奇心更重要”。在科学探索中,如果能放下对成功的执念,放松心态,保持乐观、保持好奇,“这时候你就走上创新之路了”。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董佳家教授 图 |WLA上海中心
华东师范大学姜雪峰教授非常理解当今中学生们所面临的压力,但作为全程参与了“未来科学家”培养计划选拔的导师,他也阐述了自己在考评中“找出你们小错误、小漏洞”的原委。导师们唯有“吹毛求疵”,才能让学员们的科创项目趋近完美。“创新的境界是追求完美,而事物永远不可能完美”,充满热情、追求这个悖论的过程,就是姜雪峰教授希望学员们都能感受到的“科学最大的魅力”。
华东师范大学姜雪峰教授图 |WLA上海中心
参加迎新沙龙的100位学员都已经经历了反复的筛选,但唯有真正的兴趣才能引领他们完成接下来艰难、漫长甚至会比较严苛的培训课程。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王祥丰的寄语,像是给学员们的一剂预防针,如果“只是为了应付,没有能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那就“不要勉强自己”。
华东师范大学王祥丰副教授 图| WLA上海中心
科学素养比科学知识更重要
科学家并非不承认“对某个事物忽然产生的灵光乍现的灵感”,但他们通常反对信马由缰的散漫的思维方式。姜雪峰教授希望学员们接下来都能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上海量子科学研究中心黄合良教授有着相同的看法,在他看来一个科研人员在思考问题时绝对不会是杂乱无章的,他应该“观察现象、进行逻辑性很强的思考,并对问题本身进行升华”。
上海量子科学研究中心黄合良教授图|WLA上海中心
在接下来为期一年的“未来科学家”培养计划中,学到什么科学知识、完成何种科研项目固然重要,但姜雪峰认为“这个过程中所掌握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逻辑判断、科学分析的能力,可能更加重要”。
日常科研中“最核心的内容或许只占据了20%的工作量”,上海交通大学严骏驰教授介绍说,包括他本人在内的许多科学家都必须花费80%的时间去搜集材料、整理数据,做很多“看起来十分琐碎”的工作。然而这些琐事恰恰是“皇冠上的明珠”,因为“高效地完成这些事情本身,是你科研能力重要的组成部分”。
上海交通大学严骏驰教授图|WLA上海中心
创新和失败是同义词
“走上科学之路之前最重要的是理解一个词,‘失败’”。在董佳家教授看来,创新和失败“其实是同义词”。董佳家教授自我调侃说“从来没有成功过”,因为科学实验总是只出现两种结果“失败和惨败”。如果实验成功了,一查文献往往还发现别人已经做过了,“凡是能够复杂合成的复杂分子,人类都已经合成了”。
科学之树上低垂的果实早已被摘光了,几乎所有的导师都向学员们坦陈,创新越来越难。所以王祥丰副教授建议大家“去犯错”,董佳家教授也希望学员们“失败的实验足够多”,逐渐从错误中发现不一样,然后学会“和不确定性共存”。杰曼诺夫教授在个人科研生涯中积累的经验则是“你得时常内视。你知道这个问题的其他研究者所不知道的东西吗?在别人失败的地方,你找到新方法了吗?”
创新不只需要方法论,创新还需要严骏驰教授全新阐释的那种“天时、地利、人和”,需要导师们所说的开阔的视野和自由的精神。“科学离不开幻想,而艺术离不开真实”,黄合良教授向学员们引述了著名作家纳博科夫的名言,表达自己的创新感悟。
复旦大学张有鹏教授图|WLA上海中心
而复旦大学张有鹏教授则给“未来科学家”培养计划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在一年的培养计划中,导师们固然可以给学员提供新的知识、新的思路、新的实验设备,学员们同时也给导师们提供了新世代少年们的新眼光、新体验。
张有鹏回想自己24岁读博士的时候,导师说“你距离诺贝尔还有一年时间”,因为大多物理学家的成就基本都是25岁之前完成的。现在,张有鹏教授用同样的话勉励学员们:“你们距离诺奖还有十年时间。”
编 辑:马 俊
责 编:小 文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