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黄浦计划新开工重大建设项目24个
活动中,区委书记杲云宣布重大工程项目集中开工,区委副书记、区长沈山州通报2023年全区重点项目和重大工程推进工作。
2022年黄浦经济展现强劲韧性,全年共引进内资507.78亿元;合同利用外资17.02亿美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8.14亿元,同比增长13.3%,增速连续两年居全市首位。
(资料图)
2023年黄浦将继续全力抓好重点项目引进和重大工程建设,推动区域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聚焦高端服务业能级提升、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深化招商服务,加快引进一批有竞争力、引领性的重点项目。
当天集中签约的7个项目,将进一步提升黄浦总部经济、服务经济和创新产业的能级。此外,黄浦全年将实施旧住房综合改造项目22万平方米,完成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100台以上。
腾挪出的核心区域助力城区能级再上台阶
据了解,“十四五”以来,黄浦区聚焦“一带双核三区”新布局,全力推进旧区改造与城市有机更新,推动城区功能焕新升级。旧区改造为居民幸福生活加码的同时,腾挪出的核心区域将助力城区能级再上台阶。
未来,位于黄浦滨江一线的南浦地块项目将打造黄金地带滨水综合商务区,推动外滩金融集聚带空间、功能延伸拓展,促进高端要素集聚度和外滩金融辐射能级进一步提升。
金陵东路、淮海中路130街坊等区域将结合历史风貌保护更新及大新天地区文化轴线建设,通过建设高品质地标性商务楼宇、引进特色商业办公业态,加快打造最国际、最时尚的上海中央活动区核心区。
福州路、福建路等区域将引入更多时尚体验商业、文化艺术元素,让南京路步行街真正“化街为圈”,成为文化荟萃、繁华灵动的卓越全球城市活力区。
衡复历史风貌保护区将布局打造南昌大楼、文史馆、永丰村等精品路口,通过“补织”更新,打通风貌“断点”,打造更多“衡复+”优秀案例。
大豫园片区将结合福佑地块建设,推动珠宝时尚、文化创意、商业旅游等产业进一步集聚,加快打造多功能超级文化商业综合体,建设最具江南民俗特色、兼具商贸活力与人居品质的文商旅居功能融合区。
文庙正抓紧改扩建,预计2025年底竣工开放
正在进行的文庙改扩建工程,是备受市民特别是黄浦老居民关注的焦点。
上海文庙始建于1294年,毁于1853年,1855年于现址重建,是典型庙学合一的“学庙”,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承载地。1997年,上海文庙进行了首次改扩建。
当前正在进行的文庙改扩建工程,项目总建筑面积为10915.28平方米,包括新建建筑面积9885.50平方米(地上2822.10平方米、地下7063.40平方米)、修缮建筑面积1029.78平方米。项目建成后,文庙总建筑面积为13162.14平方米。
在保留文庙中部核心区域现状的基础上,拆除书市等违章建筑和部分管理用房,新建尊经阁、游客服务休憩中心、茶亭复廊、观德堂、致道斋、办公楼、出地面楼梯间1和出地面楼梯间2共8处单体建筑,以及2层地下室,修缮5处管理用房,并同步实施室外总体工程,以恢复文庙西庙轴、东学轴的传统规制布局。预计将于2025年底竣工开放。
此次改扩建在设计原则上将把握“四个结合”:与“重塑老城厢”对文庙地区文化建设发展的战略要求相结合;与老城厢历史风貌保护的总体要求相结合;与老西门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工作要求相结合;与文庙本体建筑修缮和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相结合。
在设计内容上,打造“四态合一”的文庙特色街区,实现新建建筑与街区风貌和谐统一。通过沿街绿地及透绿提升整体生态环境,形成形态、生态、神态、业态“四态合一”内外互动交融的文庙特色街区。
完善配套设施,重塑老城厢历史文化风貌。充分利用地下空间承托地面活动,综合考虑停车、库房、报告厅等各类附属功能需求,将文庙打造成为深入体验“上海文化”的又一历史人文空间,通过与老城厢的重塑,最大程度实现共建共享、共荣共生。
绿化广场及展厅面积大大增加。绿化广场面积扩大至约2053平方米,道路沿街绿化面积从原来的0平方米增加到887平方米,绿地率为15%。展厅面积约3000平方米,在现有基础上扩大约10倍。
留、改、扩相结合,充分利用地下空间。通过本次改造扩建,在文庙保护范围内的大部分建筑均保留;东南角中外文化交流中心、西南角办公仓储区域保护性改造;尊经阁按拆除复建考虑。
停车数量大幅增加。适当考虑周边的地下空间共享,机动车停车位在现有基础上扩大8倍;非机动车停车位在现有基础上扩大3倍,一定程度上改善文庙周边地区停车难问题。
未来,上海文庙及其所在的这片街区将通过城市更新、赋能升级,焕发出新生机。拥有700多年历史的上海文庙,不仅留得住记忆,更让人们看得到“未来”。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