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是城区重要的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记者从区发改委获悉,今天(2月16日),杨浦区发布《聚焦“四大行动”深化集成创新,持续推进杨浦一流营商环境建设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区优化营商环境6.0版方案”),以营商环境“微创新”,促进企业感受“大提升”。
自2018年以来,杨浦区连续5年制定实施区优化营商环境改革方案,建立“区委书记+区长”任双组长的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投资发展领导小组,在12个街道成立社区优化营商环境办公室,聚焦“一网通办”、投资建设、创新创业等重点领域,推出384项改革举措,涌现出政银通、税立方、长三角双创券、首席服务员等创新做法,实现了从搭框架、建机制、夯基础、育品牌到促集成的迭代升级,有力支撑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为贯彻落实市优化营商环境6.0版方案,持续打造具有杨浦特色的营商环境品牌,杨浦区在前期深入调研、多轮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加强统筹谋划和责任分解,形成了区优化营商环境6.0版方案和160条具体举措。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据介绍,区优化营商环境6.0版方案注重向上对标的精准度,确保“规定动作不走样”;注重创新杨浦的显示度,聚焦科技创新、数字经济、产城融合等特色优势领域,做到“自选动作有亮点”;注重改革举措的颗粒度,强化落地性、实操性;注重市场主体的感受度,从企业普遍关心的“小切口”事项入手,为企业疏堵点、解难题、办实事。
记者了解到,与之前的版本相比,区优化营商环境6.0版方案更加突出国际视野、杨浦特色、数字赋能和微观畅通。
在深化十大领域改革中,劳动就业、促进市场竞争是世界银行新增加的评估指标。
在强化十大要素供给中,杨浦针对区域创新创业特色鲜明、空间载体相对充沛、公共服务配套完善、产城融合优势明显的特点,强化制度创新“软环境”和基础设施“硬环境”协同发力。比如针对中小企业和个体商户不会转、转不起等痛点问题,杨浦将搭建数字赋能公共服务平台,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专项行动;针对创新主体对多样化产业用地的需求,将联手市属国企开展存量土地高质量利用行动,积极拓展研发设计、小试中试、商务办公等复合型载体空间;针对创新人才对宜居安居的需求,将加强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均衡配置,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推进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
在升级的十大专项举措中,将持续释放“杨浦温度”。其中,数字营商平台为杨浦新增的专项举措,包括建设区超级智能综窗支撑系统、升级区信易贷综合服务平台、打造杨浦滨江智慧管理平台、上线新江湾产城融合营商服务平台。此外,针对企业反映突出的问询难、办事繁现象,杨浦将深化“AI+政务服务”能力建设,开展“材料银行”试点项目,设置“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优化在线为企帮办服务。针对企业反映政策找不到、不好懂、兑现难等问题,将设立惠企政策综合窗口,扩大免申即享范围。着眼于减少对市场主体不必要干扰,推进实施非现场监管,深化“综合监管”改革。
在十大实事项目中,方案则传递出满满的“杨浦诚意”。首席服务员、税立方、长三角创业“一件事”是原有特色品牌的升级版,悦“young”工作室、信用惠企服务“一件事”和“才聚杨浦”人才服务平台是基于前期探索推出的新项目。这些内容既强化职能部门在优化流程、数据赋能、专业服务方面的主体作用,又发挥街道属地化优势,旨在打通营商服务“最后一公里”。
文字/图片:毛信慧
编辑:吴百欣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
关键词: 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