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密党的组织体系、构建平急转换机制、打造过硬基层队伍、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三月伊始,第五届中国(上海)社会治理创新实践案例正式发布,50件凝聚基层智慧的案例脱颖而出,诠释上海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六大工程”的探索成果。
第五届中国(上海)社会治理创新实践案例发布暨研讨会现场
(相关资料图)
普陀区共有两个案例入选。其中,由区委组织部报送的“第二梯队‘聚合力’,携手共筑‘同心圆’” 获十佳案例,万里街道“同心同行织密服务网,打造凝聚新就业群体的‘同心家园’ ”获优秀案例。
今天让我们一起
走进这些案例背后的故事
一同领略他们的风采吧
第二梯队“聚合力”
携手共筑“同心圆”
在大上海保卫战中,普陀区从抗疫实际出发,以“报到”党员为基础,整合多方力量,探索建立“第二梯队”,为打赢疫情阻击战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第二梯队”展现出蓬勃生机活力,成为活跃在普陀基层社区的中坚力量,努力创造美好生活的生动实践。
加强党建引领,在强基固本中健全完善组织体系。疫情期间,普陀区牵头抓总,组建了由报到党员、“两代表一委员”、统战人士、青年团员等多元主体参与基层社区防疫治理的“第二梯队”,作为对居村“两委”班子、业委会、物业工作人员等“第一梯队”的补充。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完善党员干部下沉基层工作机制,建立线上在职党员报到、审核、联络、入队流程体系,不断吸纳社区表现突出的“楼长、团长、队长、能人、达人”进入“第二梯队”,巩固多元主体参与的“第二梯队”有生力量。
聚焦实战靶心,在平战转换中优化完善衔接机制。建立报到联系机制,规范“在职党员线上报到——居村党组织审核——队长联络——加入居村‘第二梯队’——认领社区治理任务——年底统计积分”的流程体系;完善参与治理机制,健全“第二梯队”人员基本信息档案,推动“常规楼组长+在职党员线上楼长”双楼长模式;强化战时应急机制,面对疫情防控等重要任务,在居村党组织统一指挥下,“第二梯队”迅速实现平战转化,各分队包干负责楼组,“双楼长”共同推动落实,协助做好应急处突、共建共治、家园建设等工作。
“第二梯队”参与基层治理
搭建治理平台,在赋权增能中持续激发队伍活力。畅通多元化参与基层治理渠道,建立“第二梯队”参与组建“居委会”“物业”和“业委会”的区域“三位一体”党群治理联盟,推行基层治理联席会议制度。开设针对性提质增能培训课程,加强“第二梯队”骨干培育,构建“报到党员—双楼长—分队长—队长”培养链。吸纳实干型人才投身社区事业,全区各街镇在招录事业编制、社区工作者时,优先录用“第二梯队”骨干队员,打通进入“第一梯队”渠道。
“星火燎原”象源丽都社区治理“第二梯队”亲子分享会
截至目前,“第二梯队”已覆盖普陀10个街镇,283个居村,总人数8957名,其中在职党员5762名,占64.3%。线上、线下累计收集居民需求1842件,实现100%办结。开展治理项目87个,组织社区活动161场。35名“第二梯队”队员通过街镇社区工作者招录,进入“第一梯队”。
同心同行织密服务网
打造凝聚新就业群体的“同心家园”
随着大数据、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新业态蓬勃兴起,新就业群体已经成为服务居民生活、助力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如何提升新就业群体归属感、就业境况安心感、社区治理融入感,成为基层治理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万有引力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中心
万里街道积极探索在新兴领域的党建工作,把服务群众的“触角”延到快递物流、外卖配送、网约出行等新就业群体。按照区委组织部试点工作部署要求,万里街道立足实际,根据区域内新就业群体集聚的特点,全力推进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阵地体系建设,依托区域化党建,联动政府部门、区域化单位等各方力量,为推进新就业党建工作做好示范、做出样本,服务更广、更多的新就业群体。
党群服务中心内的篮球场、换电站
普陀区万有引力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中心位于新村路661号,占地3389平米,是集“医食驻行”为一体的一站式服务阵地,提供舒心歇脚、暖心关怀、放心用餐、安心续航、热心代办、红心向党等党群服务功能。万里街道积极构建“同心圆”服务新就业体系,建立新业态新就业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凝聚各方社会力量,形成新就业党群服务共同体,为新就业群体打通参与社会治理的新路径,不断增强新就业群体城市生活的获得感、认同感和幸福感。
资料:新华社、普陀区委组织部
编辑:黄湄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