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监狱走出非遗匠人 世界新消息
来源:南方周末 发布时间:2023-03-09 19:43:43

顾绣以针代笔,以线为墨,远看似画。图为监狱中的学员在进行顾绣创作。(青浦监狱/图)

2020年出狱后,李军在老家河南新乡开辟了一处工作室,四五十平米,临街的位置设有茶桌、杯盏,作为接待客人的茶艺室,中间用书柜和字画隔断,里屋则是顾绣的绣架。

李军身着一袭绛蓝色布衣,遮住了左臂的文身,也隐去了动辄喊打喊杀的过往。他在上海青浦监狱服刑期间学了9年国画、8年顾绣,他形容艺术让他放下了“屠刀”,也有了全然不同的抱负——传承顾绣这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李军特意佩戴鸣蝉玉佩,寓意取自唐代虞世南的诗句,“蝉饮清露,居高声远”。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些年,上海监狱里的非遗艺术矫治项目时常引发网友关注。上海市监狱管理局官方账号置顶的一则短视频中,一名罪犯在练习瓷刻。他身穿蓝色囚衣,双眼紧贴着瓷盘,手拿钢凿、铁锤,匀速而缓慢地敲打,白瓷盘上一点点展露出花瓣的轮廓,黑瓷盘上显露的白猫则眼神犀利,栩栩如生。这则短视频浏览量超过1800万,点赞数近80万,网友留言“敲的是警钟,磨的是心智”,持续的敲击声“好似梵音”。

“声声敲打,琢物雕心。”吴家洼监狱引入大丰瓷刻,青浦监狱发展顾绣、竹刻、皮影,周浦监狱和白茅岭监狱着力剪纸,南汇监狱则青睐绒绣……非遗艺术走进高墙,意在让刑期长的罪犯在经年累月练习中,逐步感受非遗魅力,找回迷路的灵魂。

监狱中的学员在进行瓷刻创作。(吴家洼监狱/图)

“我对顾绣属于一见钟情”

李军36岁,在监狱服刑14年。

李军说自己长在一个并不和谐的家庭。童年时,父母总是吵架,甚至当着他的面动手。家里乌烟瘴气,他只想逃离。

2007年,李军因暴力犯罪锒铛入狱,那时他21岁。

李军对近20年的刑期毫无准备,不理解判罚,也抗拒改造。最初入狱的几年,李军是监狱里的“小刺头”,时常跟人发生争执——休息娱乐的时候,有人开了句玩笑,李军抄起小板凳就要打架;在服装裁剪车间,因为领料的时候被说了几句,他当即拿布料砸过去。

“第一次见面,他对民警的眼神是有些斜视的,很冷淡。”上海市监狱管理局的首席矫治师李海荣说,李军对民警有些防范,不大说话。56岁的李海荣在基层监狱工作一线已有三十余年,教育改造过的罪犯有六千余名。

在李海荣看来,六千多个罪犯的背景和改造需求都不一样,有人五十多岁入狱,刑期十余年,他的需求是“活着出去”,那就适用体育锻炼、生命教育,带着练八段锦、练太极;有人来自农村,小时候没怎么读书,那就鼓励他参加自学考试,一步一台阶地上进;还有的家里有孩子上学,那就鼓励他“大手牵小手”,一起学习。

青浦监狱从2007年开始探索罪犯个案管理和项目化矫治,也就是因人施策,综合使用劳动改造、体育文化改造、心理矫治等方法,达到让罪犯悔过自新的目标。

李海荣理解,李军十余岁离家,这么多年走南闯北,许多的委屈、失望乃至怨恨都积累在心中,需要慢慢化解。但在此前李军还报了监狱里的乐队班、书法班、美术班,看起来,他的学习意愿很强。

李军遇上顾绣非常偶然。2012年,他在一次监狱艺术展里看到一幅极富墨韵的竹子,当时他已开始在监狱里学习国画,对这幅作品很是喜欢。民警告知:那是顾绣,不是画。

顾绣是上海的传统手工艺,缘起于明代松江,专绣书画作品,其特色在于将传统的针法与国画结合,细腻精致,远看是画,近看才发觉是绣品。2006年,顾绣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我对顾绣属于一见钟情。”李军说当时特别想学会它,弄懂它,为什么顾绣能把印章、毛笔字、墨色的浓淡变化都用丝线绣出来,这样逼真。当然也有好胜心的原因,李军认为监狱里学国画的人太多,而全国的顾绣传承人不过十几个,他要做既能画画又能刺绣的少数。

“让家人相信他在蜕变”

2012年4月,青浦监狱正式启动顾绣艺术矫治项目,李军报了名。经过各项心理评估测试,监狱筛选出李军在内的三名学员学习顾绣,同时,参与评估的李海荣将李军列入顾绣矫治个案项目,制订了具体的矫治方案。

老师在每周三上午到监狱授课。前来授课的松江文化馆顾绣区级传承人沈丽莉,一开始不大看好这些“暴力犯”学徒,毕竟顾绣学习并不易。以顾绣基本功“劈丝”为例,入门就得练上好几个月:丝线要劈至极细,一根蚕丝线分至1/32,1/64,“手指边上稍有翘皮、磨破的地方,丝线便会被勾断”。

沈丽莉强调,顾绣的每一层细绒都是劈丝至极细,层层叠叠地上色,如此才能让鸟儿的腹部毛茸茸的,纤毫毕现。丝线由疏到密,颜色由浅至深,一幅画“才有进深感,有东西可看”。

李军对此倒也不怵,很快掌握了劈丝诀窍。而且他从不在课堂上劈丝,那样浪费时间。下课后的空余时间,他先将丝线逐一劈好,夹在一个A4纸订的小册子里,第二天直接抽出来用。劈丝完成后,他开始背对铁窗临摹古画——通常是宋元时期刻画入微的工笔画,有山水、花鸟,每天得花一两个小时,每幅画需两三天才能完成。转变开始发生,李军对民警说话温和许多,脸上不时有些笑容。

安陈亮是青浦监狱工艺美术坊的民警,负责顾绣项目有6年多。他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喜欢一门艺术,花时间琢磨它、研究它会带来满足感,但这种感受通常来得慢,得好些时日才能真正浸入;而罪犯最初的学艺动力大多与家人有关。

犯罪入狱,让这些罪犯在家人眼中的形象跌至谷底。可与此同时,他们也想要家中的孩子听话,想要有家庭地位,便要拿出令人信服的成绩。他们在监狱里习艺,参加比赛获奖,民警拍照送回家里,或者家人探访时看到宣传海报上的获奖信息。“他在这里获得了一个与家人沟通的机会,重塑家人对他的印象。”

安陈亮见过一些罪犯告诉家里“这是我的作品”,家人不相信,反问“是不是别人画的”。这时候,民警便鼓励罪犯继续坚持,寄出下一幅,再下一幅,“让家人相信他真的在蜕变”。

李军曾送给母亲一幅牡丹花作为生日礼物,也曾给妹妹画过暗含名字的春燕图。画上没写特别的祝福语,但妹妹记得,每回母亲收到画稿,都会细致地收好,有时还会把画拿给朋友看,或者装裱起来送人。

监狱中的学员在进行顾绣创作。(青浦监狱/图)

研习非遗是一种改造

对于监狱而言,发展非遗艺术矫治项目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民警安陈亮27岁调入青浦监狱,起初参与玉雕项目的管理。他的专业是刑事司法,到了罪犯学艺的工场,也得天天跟着师傅做小工,学画小麻雀、画山水。他学习目的主要是实现精准管理,他认为如果能清楚项目中的痛点、难点,“哪里容易偷工减料,哪里能投机取巧”,管理起来就能事半功倍。

刚被调去负责顾绣项目时,安陈亮时常感到心虚——学员问“你觉得这个绣得怎么样”,他只能对比玉雕作答,“一搭脉,就知道你不是专业的”。

安陈亮不满意,于是跑去看古代书画展,上顾绣课程。有段时间每到下监区前,他坐那儿修指甲,准备劈丝。

李军与安陈亮一开始少有交流,直到有一回,李军绣了两幅齐白石字画,问安陈亮哪幅更佳。安陈亮答,都挺好,“但是这个地方你是不是偷懒了”。那看起来是绣错了一步,后来每一步都在掩盖那个错误,以至于绣品中凸起一个不该有的棱角,书法中的气韵出现断裂。安陈亮记得,李军当时立刻抬头看他,就好像秘密被看穿了。

高墙内,不少人学得刻苦。何友辉2007年进入青浦监狱,学了十余年海派玉雕。他强调监狱环境的特殊,“每天都在研究手上这点活儿怎样做好,做精彩”。

何友辉学习劲很足,一闲下来就研读工笔画,翻翻师傅手稿,经常忘了时间,直至监狱民警在喇叭里喊“谁谁谁该休息了”。何友辉指望出狱后,将玉雕作为谋生手艺,因此总得下点苦功。他曾在国画练习课遇上李军,两人会聊聊书画的结构、技法,彼此给些意见。

到了2017年,青浦监狱已经发展出玉雕、顾绣、竹刻、皮影、纸模等多个特色项目,还创立了工艺美术坊,把这些项目集合在一块。何友辉说,这些项目的基础都是国画。

为什么要把非遗艺术引入监狱,让罪犯学习?大丰瓷刻代表性传承人陈银付曾有过这样的困惑。

2017年,上海吴家洼监狱有意引入非遗艺术大丰瓷刻作为矫治项目,监狱领导找到陈银付。陈银付听说,吴家洼监狱里头大多是被判六年、十年的罪犯,心里多少有些嘀咕:学习非遗艺术能陶冶情操,应该属于奖励措施,“服刑怎么能奖励呢?应该是惩罚啊。”

陈银付不愿分心做这样一个项目,于是回复监狱方一份合作方案,提出按照市场价上课,这笔资金算下来不是个小数目,“想着吓退他们”。

见此情形,前来商谈的吴家洼监狱副监狱长顾爱军也没放弃,他决定暂时不谈合作,先聊瓷刻。他谈到自己对瓷刻的理解,谈到瓷刻每一次下刀都需要极强的耐心,这能磨练罪犯的心性,往后还能成为他们的谋生技能。此外,瓷刻作为非遗艺术受到国家的重视与保护,非遗传承人承担一些社会责任,有利于其传承推广。

有时还讲现实的案例:在上海的提篮桥监狱、青浦监狱,已有学习玉雕等项目的罪犯出狱后改头换面,重新做人。陈银付被说服了,最后一分钱没收,“瓷刻进高墙”成了他所在公司的品牌项目。

每周有一天,瓷刻师傅把身份证、手机交出去,走过一道又一道监狱的门,给罪犯上课。瓷刻需用锤子、金刚刀等工具,起初师傅们担心,这些工具会不会给自己带来人身威胁。后来发现监狱方比他们还紧张,对所有工具进行编号管理,每天工作前才发放给学员,工作后收回。

眼前的学员都经过挑选,大多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对瓷刻感兴趣,视力好。但学员的年龄则参差不齐,有些已经五十来岁。作为非遗传承人,陈银付更期待学徒是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学得快,未来空间也更大。

监狱中的学员在进行瓷刻创作。(吴家洼监狱/图)

监狱里的学徒

监狱开展非遗项目,除了传承技艺,更主要目的还在于矫治。有时候,遇上急需矫治但没有美术基础的罪犯,民警也会将他们收入非遗学习队伍。

吴家洼监狱二监区副监区长张矿招学员时,就收到一个民警申请,说能不能把他管的一个罪犯送进来。那人近30岁,由于刑期长,看起来对什么都没有兴趣,都无所谓,“躺平摆烂”。跟其他罪犯相处,动不动就起矛盾,多次调换监组。几轮下来,所有监组都避之不及。张矿把这个脾气很冲的年轻人也留了下来。

大丰瓷刻刀工精巧,需在瓷面上敲打深浅不一的坑点,点构成线,形成画面。一个8英寸大小的瓷盘作品可能需凿刻上万个小点,一旦敲错便容易大面积“崩盘”,前功尽弃。对张矿而言,最大的挑战是在学员“崩盘”时鼓励他们坚持下去。

2021年,一名罪犯花费近两个月时间制作一幅大型作品,结果临近完工时,敲坏几个点,“崩盘”了。那几天,张矿看着他吃饭都不香了,每天耷拉着脸,情绪低落。张矿一方面安慰他,让他别气馁,另一方面赶紧联系监外的瓷刻师傅,询问补救措施。最终,瓷盘在师傅帮助下得以修复,张矿才跟着舒一口气。

这样的时刻还有很多:敲打的响声过大是不是有情绪?线条凿得不均匀是不是有烦心事?罪犯学艺时受挫,民警都要及时跟进。

安陈亮则告诉南方周末记者,非遗艺术矫治项目需要多个部门配合。比如监狱的心理健康指导室要对罪犯进行定期的心理评估,如果民警感觉某个学员状态不好,也可以主动发起心理评估,暂停高危人员的工作。“安全性还是很重要的。”

安陈亮还有许多经验,比如引导罪犯学习非遗时,一定要拿捏好其中的“度”——刚开始学员不感兴趣,鼓励他们再坚持一会儿,慢慢找到乐趣;有些学员兴趣过于浓烈,容易短时间内耗尽激情,得往回拉一拉。还有的时候,则需适当地敲打,告诉他们“人外有人,山外有山”。

2012年初学顾绣,李军用时8个月完成处女作《竹鸠图》。那是宋代画家李安忠的花鸟画,画面中一只长尾伯劳独踞于竹丛中,眼神犀利,气度不凡。而画面笔墨精微,也考验刺绣的技术。

沈丽莉评价李军的这幅绣品绣线平整,针脚紧密,顾绣传承人朱庆华对此也颇为赞赏,松江文化馆一度提出要以8万元收藏这幅作品。

此后,李军的刺绣技艺渐入佳境,得到诸多认可,不时有媒体采访、领导视察。李军有些“飘”了,觉得“除了顾绣什么都不是”。这样的态度引发周围人的不满,监舍里有人违规被处罚,也会阴阳怪气地说“是不是顾绣组的人说的”“娘娘腔才学刺绣”。

不知道如何排解的李军想起,可以给沈丽莉写信,她承诺过有信必回。后来每两三个月,沈丽莉便收到从监狱里来的书信。李军在信中讨论的东西很多,也谈及他当时的困境,沈丽莉“尽量安抚他”。

更多时候,他们在信里探讨顾绣的技艺。有一幅青绿山水画作《青峰碧岫图》,李军用丝线调不出青绿色,几经失败以后,他写信向沈丽莉求教。沈丽莉告知以灰色和绿色丝线掺杂,远观便能得到青绿的效果。

李海荣说,教育改造的关键永远不在别处,而在罪犯自身。监狱民警、监外师傅都是外因,外因做了很多功夫,作用在内因才可起效。

学员在监狱中创作的瓷刻作品。(吴家洼监狱/图)

回到外面的世界

与顾绣、国画相伴十余年,出狱的日子,李军算了一遍又一遍。

2020年12月27日,清晨5点多,民警将他送到上海高铁站,坐上开往河南新乡的列车。但那天他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到酒店住了一宿,给自己购置新衣服,“适应一下外面”。

他在监狱里头看了许多互联网行业的书,知道人们已习惯不用现金支付,于是特意问商店老板:“能收现金吗?”对方说可以的。他还被一个三四岁的小孩吓一跳——监狱里面几乎见不到“这么小的小人儿”。除此以外,外面和李军想象的差不多,他没有太多不适之处。

李军很快在老家小镇上开了一家集茶艺、刺绣和书画装裱于一体的工作室。可三个月来,除了母亲介绍的一单800元的装裱生意,再没有别的顾客上门。他在狱中筹谋了好几年要靠顾绣谋生计,在出狱后短短三个月内被自己否定。

何友辉明白李军的困境。他说,从监狱出来后,大家都着急能尽快站稳脚跟。何友辉学的是玉雕,市场比顾绣更为广阔。

何友辉尚未出狱时,已有“大公司”跟他确定工作意向,比他早出狱的刑释人员开了玉雕工作室,也纷纷向他伸出橄榄枝。刑满释放后,何友辉到狱中已答应的“大公司”做了两年设计,积攒些经验。2019年,他开设自己的玉雕工作室,既出售成品玉器,也可来料设计加工。独立运营三年,何友辉的生意不算红火,却也一路向好。

相较而言,顾绣的行业氛围没那么浓厚。沈丽莉坦承,目前她任职的松江文化馆属于事业单位,她完成的顾绣作品也由文化馆购入收藏。李军曾在文化馆开课教学,但仅凭讲课酬劳还是难以负担生活。

如何实现“产学业”一体化,也是上海监狱一直以来思考探索和实践的问题。在吴家洼监狱,瓷刻的矫治效果被证实是有效的,罪犯前后改变很大。但顾爱军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瓷刻作为一门高深的艺术,需要师傅手把手地教技巧,学徒没有三五年时间,刀工、上色等技法也很难达到一定的创作水准。罪犯出于刑期长短、家庭经济等方面的考虑,大多数只是将瓷刻作为一门特长、一个爱好。因此在监狱内只能采取小班教学的方式,很难规模化推广,暂时无法形成“产学业”一体化运行的局面。

顾爱军说,他们也在动脑筋想办法,在罪犯中采取“老带新”的做法,增加参与矫治人数。但终究需要非遗项目实现企业化运作和批量生产,才能形成一定的就业规模。

2022年11月,南方周末记者在芜湖一家电商公司见到李军。他担任公司的招商顾问,工作开展得红火,上个月刚刚拿下团队的销售冠军,采访只能在午间的空隙进行。人们称呼他为“李总”,办公室的白板上标注着团队每个人的招商目标——20万元、40万元、105万元,看起来“战事”紧张。

工作占据了身心,李军没有时间再画画、练字,刺绣的木架、从监狱里带出来的上百幅作品,全都不在身边。在监狱里学了近十年的非遗技艺,似乎没能为李军带来真金白银。

但李军坚定地认为,顾绣教给他的不是表面浮沫,而是内植于心的东西。在他茫然无措的高墙岁月中,这门手艺不仅磨练了他的心性,更让他相信,自己不是于外面的世界毫无价值的人。

(李军、何友辉为化名)

南方周末记者 刘怡仙

关键词: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上海在全国率先上线“电费小程序监管平台”,供非电网直供电终端用户掌握用电情况:天天观焦点

上海在全国率先上线“电费小程序监管平台”,供非

界面新闻2023年3月9日从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近日,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协同国网上海电力,在全...更多

2023-03-09 19:44:24
沪上监狱走出非遗匠人 世界新消息

沪上监狱走出非遗匠人 世界新消息

顾绣以针代笔,以线为墨,远看似画。图为监狱中的学员在进行顾绣创作。(青浦监狱 图)2020年出狱...更多

2023-03-09 19:43:43
视频丨安全生产宣传进工地 护航企业复工复产

视频丨安全生产宣传进工地 护航企业复工复产

3月9日下午,“安全生产宣传进工地,护航企业复工复产”主题建筑工地巡回宣传培训活动,在中建八局...更多

2023-03-09 19:47:02
全市首创全英文海外人才政策宣讲活动 讲了海外人才最关心的问题 天天微资讯

全市首创全英文海外人才政策宣讲活动 讲了海外人

近日,一场全市首创的全英文、精准化的海外人才政策宣讲活动在大零号湾举行。这是随着大零号湾海外...更多

2023-03-09 18:44:52
今天上海举办了一场活动 事关对口地区乡村振兴

今天上海举办了一场活动 事关对口地区乡村振兴

为了改善中西部地区儿童营养不良的状况,“一个鸡蛋”项目让孩子们全年学期内每天能吃到一个煮鸡蛋...更多

2023-03-09 18:51:10
这家世界500强企业全新技术中心大楼在闵行落成 将服务更多汽车整车客户 环球简讯

这家世界500强企业全新技术中心大楼在闵行落成

3月8日,巴斯夫上海涂料有限公司全新技术中心大楼在闵行区颛桥镇正式落成。作为闵行基地扩建项目的...更多

2023-03-09 18:39:48
2023年徐汇区老干部大学举办春季开学典礼|天天快报

2023年徐汇区老干部大学举办春季开学典礼|天天快报

新民晚报讯(记者袁玮)今天下午,徐汇区老干部大学举行2023年开学典礼,同时进行了思政班开班式暨...更多

2023-03-09 18:59:30
今日热议:奉贤交警查获一起酒驾违法行为,司机竟是驾校教练!

今日热议:奉贤交警查获一起酒驾违法行为,司机竟

路上看见交警设卡盘查司机的反应竟然是掉头跑路你觉得警察怎么想?更多

2023-03-09 18:41:42
基层|奉贤区举行“益心为公·智囊贤内助”公益志愿者工作新闻发布会_通讯

基层|奉贤区举行“益心为公·智囊贤内助”公益志

来源|奉贤检察日前,奉贤区委统战部、奉贤区人民检察院联合召开“益心为公·智囊贤内助”志愿者工作...更多

2023-03-09 17:55:14
晚高峰,沪一轿车跟着导航在车流中逆行!交警:这么多车没看见?

晚高峰,沪一轿车跟着导航在车流中逆行!交警:这

前两天在G60沪昆高速东向西七莘路下匝道处有一辆黄色小轿车逆行开上了高速黄车逆行驶入掉头车道民警...更多

2023-03-09 17:49:27

© 2012-2020 财经快报网 版权所有

网站联系邮箱:435 227 67@qq.com

琼ICP备202200967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