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就像一本打开的书,从中你能看到一座城市的抱负。”
在上海现存邬达克建筑作品不完全列表中,位于方斜路419号的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也就是老上海人俗称的“红房子医院”赫然在目。
(资料图片)
点击观看视频↑
红房子医院建造于1928年,是上海第一所妇产科医院,由美国传教士女医师罗夫施耐德在清光绪十年创办。纽约韦廉逊女士将自己数十年的积蓄捐赠给了这所医院,所以医院的原名译音为“玛格丽特·韦廉逊医院”。因地处西门外,后来又改名为西门妇孺医院。
在由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上海邬达克文化发展中心、上海市测绘院共同策划编制的《上海邬达克建筑遗产分布图》上,关于西门妇孺医院有这样一段描述:法国学院派古典主义风格,双坡屋面庄重平和,门廊入口为西班牙三连拱券式列柱门廊,这种寓变化于统一的设计手法,是邬达克作品的重要特征。
但如今,在西门妇孺医院旧址上可考证的最老的房子,是医院主楼7号楼,二层砖木结构,用红砖、红瓦砌成,坡顶、门窗为拱形。从外观上来看,与文字描述的邬达克设计有些许出入,究竟是不是邬达克的手笔,至今尚未定论。
人们不禁要问:历史上的红房子医院,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变迁?
时光倒退到19世纪初。当时,中国在妇科、产科、儿科等方面的医疗技术相对落后,西门外的肇嘉浜,居住着大量社会底层、以船为家的渔民,女性只能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分娩,险象环生。后来,随着西方医学传入,西门妇孺医院就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诞生了。那时候,作为中国最大的妇科医院,“红房子”为落后的中国妇女健康领域带来了根本性改变。
之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红房子”被日军占领,院舍基本毁于炮火,医护人员被迫撤离。故事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个人——王淑贞,也是第一位在西门妇孺医院担任科主任的中国人。危急时刻,她和同事冒着枪林弹雨,将残存的医疗设备搬到了徐家汇路上建立的临时医院,继续救死扶伤,收治孕产妇和新生儿,在极度艰苦的环境下,坚持到了抗日战争胜利。
1947年,王淑贞努力奔走,使西门妇孺医院完成了复院工作;1951年,西门妇孺医院、华山医院妇产科及中山医院妇产科合并成立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王淑贞担任院长。也是在王淑贞的领导下,“红房子”声名日隆,誉满天下,最终和她的精神一起,成为了一块金字招牌。
记者 /张雯婧
编辑 / 陈露露
图片 /张雯婧
视频/张雯婧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黄/浦/进/行/时
JOIN US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