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短视频制作、老年瑜伽、旅游文化……这些都是虹口区老年大学本学期的线上课程,使用腾讯会议号登录就能听课,而且是免费的。对于线下课程没报上名、或是行动不便无法到校的老人来说,刚好可以过把瘾。
在老年教育这条路上,虹口可谓费尽了心思。一个清晰的背景是:虹口目前常住人口近80万,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超过4成,位列全市第一。老人都想报读老年大学,但一所老年大学的容量就这么多。场地、师资、设备数量……都是限制。
老年大学也想给老人提供更多元的学习方式和更广阔的学习空间,但种种局限如何打破?虹口区的做法是:一所不够,那就再建一所!
(相关资料图)
在虹口区社区学院(老年大学)党总支书记、院长张阳的办公室里,记者听他描绘了第二所老年大学的蓝图:“既能丰富授课场景,打破时空局限,让更多老人获得学习机会,也能帮助老年人破除数字化壁垒,跨越数字鸿沟,紧跟时代节奏。”
事实上,在通往数字化道路的过程中,虹口区老年大学已经进行了诸多铺垫和准备。
跟着“老张”学习线上生活技能,门都不用出
想出门,却不认识路,有多少老人知道怎么用手机查找公交路线?情况恐怕不容乐观。
“既然老人不会,那就开课教啊!”虹口区老年大学调研发现,老年人喜欢坐公交和地铁出行,一门名叫“上海公交的课程应运而生。教学内容简单直接,教老人如何使用上海公交APP,查询去什么地方要坐几路车,怎样查看车子几点钟到,又怎么从一个陌生的地方回来。“比如住在江湾镇的老人,偶然到了松江一个不熟悉的地方,如果他学过这门课,就知道怎么查询公交路线。”张阳说。并且,为了让有需要的老人都能接触到这门课,学校通过手机小程序,把课程搬到了线上。
给老年人开课的宗旨,首先是满足他们的需求。调研过程中,老人日常生活的需求和痛点被一一挖掘。“我们经常看到,老人站在路边打车,不会使用手机下单,扬招成功率很低,只能苦等。跑到医院看病,发现要在系统上提前挂号,有些老人又傻眼了。要是没人帮忙,他们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忆起这些场景,张阳有些心痛。
客厅里,老张坐在沙发上,学习手机打车。靠墙的一面摆放着家电,引导你学习云电台的使用。场景切换到卧室,老张又坐到了床头,用手机展示挂号就医的过程。学完后,不妨跟着老张进厨房。看到空空的灶台,是不是想起该买菜了?来,跟老张一起用手机APP买菜吧。
每一个场景都关联着最实用的技能,以视频方式呈现。“可以说,‘老张的智慧生活’浓缩了好几门课的教学内容。老人在家对着手机就能学,省去了到校上课的辛苦。”张阳介绍。
写书法不用纸,弹钢琴不出声,数字化教学真神奇
如果学员觉得线上的学习不够过瘾,要来线下课堂感受数字化更丰富的魅力,学校当然乐于敞开怀抱。
钢琴课是学校最受老人欢迎的课程之一。可是,记者走到钢琴教室门口,却听不到一点声音,为什么?明明学员们都在练琴啊。
原来,教室里的电钢琴都连着耳机,每位学员通过耳机,就能听到自己弹奏的声音,又避免了声音外放、互相干扰。
老师在钢琴上弹奏时,学员怎么看到老师的指法?原来,老师的钢琴上装了摄像头,弹奏的动作全都投影到教室屏幕上,学员对着屏幕,一目了然。在书画班,记者也看到了同样的投影屏幕。
而在书法班,数字化技术的运用,则让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学员打开手机或者电脑、PAD,使用老年大学的账号登录学习系统,就能查看学习资源,包括老师上传的各种标准字体。甚至,学员临摹的时候都不需要临摹本,把纸覆盖在显示范例字的屏幕上书写也行。
作业与考核也是如此。学员把写好的字拍下来传给老师,老师通过学习系统,用字体样本与学员作品比对,然后打个分数,反馈给学生。课程结束,书法班、绘画班学员在线上举办书法展、画展,就能集中展示学习成果,同时接受考核。
为了让线上线下的学习场景更加生动,虹口区老年大学还把课堂延伸到校园以外。“在曲阳地区,一家中国银行网点把客户接待处打造成了市民学习中心,作为老年大学的社会学习点。这个学习点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合作,开展网上健康咨询服务。来学习点上课的老人,无需登录第一人民医院平台,使用学习点的设备就能在线挂号,连线专家进行线上咨询,与专家视频沟通。”张阳介绍。
作为学习点,网点本身的场景价值也值得发挥。比如,安排学员在网点听银行工作人员讲防诈骗课程,身临其境的老人更容易被触动。
数字化场景的充分运用,让课堂空间不断延伸,也让更多老人有了走进老年大学的机会。眼下,虹口区正在建设的第二所老年大学,计划为校舍添置更多数字化设施,让老年大学的数字化之路走得更远。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