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半年,足迹踏遍奉贤,由区委宣传部主办、区融媒体中心承办的“选择奉贤 选择未来”百人融媒采访活动终于结下硕果。市作家协会散文组作家、区摄影家协会摄影家和区融媒体中心记者,深入各行各业采访来自五湖四海的近百位新奉贤人。“上海奉贤”公众号推出专栏,讲述他们选择奉贤,扎根奉贤,与奉贤共成长的动人故事。
谢文轶提问:四团镇90岁以上的老人有多少,100岁以上的老人又有多少?他自答:90岁以上的老人有600多位,百岁以上的有20多位。
资料载:奉贤区四团辖区2020年户籍人口有6万多。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这答案给人的第一感觉,是奉贤养人,长寿者真多;第二感觉,高龄老人们如何颐养晚年?“晚年”两字重千钧,这是后人对长辈的血缘责任,更有老小双向奔波的中年匮乏。
社会各方都在关切老龄化的上海,然而尽心难以保全,尽力无法覆盖,缺欠总在。尤其是“散落”的农家老人,又是怎样的一个存在?
谢文轶原籍奉贤,高中毕业后,于九十年代去广东公司就职,由于与香港的关联业务,粤港往来便是常态;他成为了香港居民。六年后的新世纪初,他返回上海。
谢文轶走完了自己的“一个圆”:离开奉贤老家,从上海到香港,目标是“喧闹”的都市天地;若干年后,从香港返沪,回到奉贤四团,操心操劳的,是故土老人们的碎屑事务。从乡村到城市,再从城市到乡村,青年的向往与中年的向往,憧憬依旧,而路径已异。这个人生闭环“里面”,盛放着谢文轶的历练故事。
在奉贤,谢文轶是当年第一批到少年宫学习的“计算机娃娃”。IT领域有无限可能,他掌握的现代电脑技能,使其获得了新的展示空间。四团的朋友找到他,共同协作,用技术回馈家乡建设,创办新项目,让“本土”的公益活动“成系统地把事情带起来”。
新桥村租借的农舍,就是“一点公益”平安驿家项目从最初至当下一以贯之的办公点,以“阿姨学堂”命名的“四团学习型志愿服务公益团队”的培训,也在这里进行。2018年的秋季,谢文轶带领着两名实习生,开始了公益服务数字化转型的社会实践创新。
经过培训的实习生和阿姨,每到提供服务的老人家中,要拍摄墙上的“平安码”,发送到制定的APP上,老人子女及所在乡、村机构的“手机上”,都会显示老人的姓名、照片,血压情况及“温馨提示”。不在老人身边的子女,能即刻看到长辈的面容和体征报告,“平安码”提供了一份放心,同时也奠定了一份社会平宁。
在小荡村“市、区优秀社会组织带头人、公益领航人工作室”,有展示大屏幕,谢文轶把年龄选择定在“100”以上,屏幕出现了村里仅有的一位101岁的男性长者照片,一年中志愿者探望的次数,最早和最近的探视时间,还有身体近况。屏幕上,显示村里90岁以上的老人,有8位。
一位阿婆到屏幕上点击自己的名字,她即刻见到了自己的照片,说是“拍得‘怕’唻”,一句本地话说得邻居都笑了起来。阿婆面容沧桑,而心中依旧是青春。
杨家宅的公益服务点,成为了“家是我们温暖的港湾”。
从琐碎梳成条理,条理升为标准,标准固化为程序,程序衍化为规矩。聚散有序,上下贯通,公益团队的APP使所有的相关资讯,都聚到了一个平台上,距离消失了,彼此的亲情和亲切,时时都近在眼前。
2018年末,谢文轶设制的“平安码-争做家国平安热心人”系统,获得四团村的“认可”;进而镇上以“公益四团”的名义,在临港新区做了介绍,“临港基金会”肯定并推广“关爱独居、和美孝亲”项目。
今天“新奉贤人”的文字介绍中,谢文轶“带领团队开展关爱独居为老服务项目,服务全镇500多位高龄老人;研发了‘平安码’用于四团镇社会面的安全患防范,入选了中国上海社会治理创新实践提名案例。”
少年谢文轶,在南桥上学,经常回到居住在四团的外公外婆家,“我现在走的路,就是我当年走过的路,看望长辈,说说家乡话,这就是我今天的动力”。他带领学生,培训阿姨,一手牵两头,长长久久的敬老传承就有了基础。
论到“一点公益”的项目名称,谢文轶说,这缘起郑板桥的一句诗:一枝一叶总关情;我所做的,是一“点”一“嘀”见初心;这个“点”,是手机点击,这个“嘀”,则表示亲人和机构都“系统收到”。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