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合肥罍街上的Live house“ON THE WAY”已经运营了不少年头。今年3月,场地负责人余杨格外明显地感觉到Live house演出已经以极为快速的节奏复苏,档期甚至已经提前排到了下半年9月。“按目前的情况,4月有18场,5月有26场,6月有27场演出。简单来说,除了星期一以外几乎每天都有,周末甚至有两场。”余杨坦言。
容纳千人以内、中小型演出场地、票价低、现场氛围好、乐手和观众距离更近……近些年,Live house在演出市场中吸引了更多追求原创、喜欢氛围感和体验感的年轻观众。而今年,随着演出市场的全面复苏,作为现场音乐演出中的“毛细血管”,Live house在3月最先迎来窗口期。比起音乐节和大型演唱会需要面对的更加复杂的审批,中小型演出场馆的优势凸显出来。对于Live house从业者而言,这却令他们喜忧参半。“能够有演出我们当然开心,但比起‘大爆’,回归演出的本质也很重要。”余杨说。
(相关资料图)
小场地的魅力
上海老牌Live house育音堂的老板张海生,穿着冲锋衣、运动鞋,拎着保温杯,他2005年开始运营的育音堂,一度被乐迷当作上海摇滚乐的“圣地”。过去三年,张海生过得很紧巴。上海长租成本高,再加上人员成本,不得不这里那里省一点。
余杨记得,2022年ON THE WAY的演出还是零零散散碎片化的。按照传统的Live house演出的模式,往往需要经历定档、宣发、演出三个步骤,但是疫情期间,听说哪天可以演出几乎当天就和乐队敲定,速战速决。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看,过去三年由于大型演唱会无法承办,许多流行歌手把目光重新投向了中小型场地。詹文婷、吴克群、黄义达等都在Live house开启巡演,歌迷提前很久排队,为了站在前排,最近距离地看着偶像们唱歌。朴树就在上海的Modern Sky Lab有过这样一场演出——那是一场线上同步直播,现场只邀请了一部分歌迷,朴树久违地站在只能容纳不到1000人的场地里,和歌迷的距离那样近。“我记得那天他嗓子有点不舒服,但是他整个人非常开心,还额外唱了好几首歌,意犹未尽。”负责人小杨回忆,朴树说,自己已经很久没有过这样的时刻。和歌迷这样贴近,只有在Live house才能实现。
除了独立乐队和已经成熟的明星艺人,许多网红艺人也都在Live house中寻找到了机会。“这其实更符合Live house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不管你是什么样的音乐风格,首先是从线下演出、小场地一步步做起来。”张海生说。
未来会更好?
今年年头,坚持下来的Live house迎来了希望。
这几个月,张海生发现,即便是一些不知名乐队的小型演出,上座率也超过七成。他粗粗估算,目前育音堂旗下的三家店今年演出场次基本能够达到500—600场,这个数字已经和2019年接近。Modern Sky Lab月均也演出了超过12场,其中90%以上的场次门票售罄。“有很多我们从没听说过的新乐队来演出,票也都售罄了。”小杨挺震惊。今年3月一共有18场演出,和历年3月场地的演出数量相比,这是一个很令人惊讶的数字。
久违的海外乐队也即将再次进入中国演出市场,过去三年,由于海外乐队的缺位,客观上让本土乐队有了更多喘息和生长的空间,但从长远看,竞争才能够让市场真正活跃起来,提升演出质量。在商业模式探索上,国内的Live house有自己的玩法。比如设置二楼畅饮区,通过酒水销售增收,一些Live house的门口还设有周边文创店。一些大型综合商业体也对Live house青睐有加,业内认为,Live house是商业体吸引客流的特色,也是一种广告。
纵然市场向好,但依旧有隐忧。余杨认为目前行业的火爆更像是“憋久了以后的过分爆发”,乐队都在满负荷地演出,过载的演出数量无法被乐迷消费。“以往乐队一个星期可能只有两三场演出,现在四场演出还要有两场音乐节,这种节奏无论是人的精力还是嗓子的状态都会产生疲态。观众也是,觉得好不容易有这么多演出那我都要买票,但观众也会疲惫,来听音乐更像是来凑个热闹。”他说,“我认为市场需要半年时间冷静一下,回归演出的本质,演出质量要达标,走进良性的循环。”
比起单纯的演出场地,余杨更希望未来Live house能够真正成为音乐和音乐人的孵化基地,新的乐队可以通过Live house演出,一步步走向更大的舞台。
文/刘畅
编辑/倪家宁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