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谈癌色变”。远离癌症,拥抱健康,需要及早发现、规范诊治和科学康复。正在举行的第34届上海市肿瘤防治宣传周(4月15日—21日),主题就是“癌症防治 全面行动——全人群 全周期 全社会”。
图源:东方IC
癌症已不再是人们固有观念里的“绝症”。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三分之一的癌症是完全可以预防的;三分之一的癌症可通过早期发现得到根治;三分之一的癌症可通过现有的医疗措施减轻痛苦、延长生命、改善生活质量。从上海的情况来看,自2013年起,持续开展的社区大肠癌筛查,已追踪到的确诊癌前期病变患者达8万余人,大肠癌患者约2.3万人,早期比例达46%,相比未参加筛查户籍居民的大肠癌早期比例高出30个百分点。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有助于提高癌症治愈率,而要做好这个“早”,社区基层医疗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去年8月,虹口区启动了“肺癌筛查及诊治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由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首先进行风险评估,对经评估后暂定为非高危人群的,纳入社区随访,并建立了相应的转诊机制。仅仅两个月,已有60人转诊至专病门诊接受进一步筛查,部分患者建议手术或住院治疗。
“谈癌色变”还在于一些人在初步治疗后的无助。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一项调查发现,逾50%治疗期癌症患者存在焦虑、疲惫、恐惧等多种类型的心理困扰,这些困扰贯穿疾病诊断、治疗、康复及晚期治疗全过程,46.77%的患者表示希望得到专业心理疏导。这不仅需要医护人员的指导,还需要各级各类专业人员的帮助,包括基层医护工作者、医务社工、社区工作者、专业志愿者等。
让癌症患者得到高质量康复服务,基层社区有广阔的发挥空间。成立于1990年的长宁区癌症患者康复俱乐部,是上海市第一个区级癌症康复组织。30多年来,其从原来以各公园为活动场所向以各街道社区为基地的转移,形成了依托社区、融入社区、服务社区的社区康复模式。
谈癌不“色变”,社区大有可为。通过提高社区居民对癌症的警觉,选择健康生活方式、及早就诊,并构建社区癌症康复管理模式,将进一步提高市民防癌抗癌的意识和能力。
方翔/文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