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背部肿块,考虑是囊肿,建议手术切除,再送病理检查。”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嘉兴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间诊室里,曹锦峰医生为毛老伯做完皮肤检查后,一边做着手部消毒,一边细心叮嘱。
一听说要手术,毛老伯心里开始发毛:到大医院去挂号、检查,还要等手术排期,这一连串流程走下来得多久?是否要家人陪着一起去?
(资料图)
没等毛老伯开口细问,曹锦峰直接用手指了指诊室的对面,“简单的外科手术,如今在这间门诊手术室就可以做了”。听到这句话,毛老伯松了口气。
日前,上海市卫健委明确表示,鼓励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适宜外科手术,比如开展清创缝合、切开引流等小手术。
在入选上海市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试点单位后,今年3月,虹口区嘉兴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全科门诊的基础上,全新推出外科门诊,简单的外科手术也随之开展。
“外科门诊开了快两个月了,居民的反响比预期更热烈。”从医20年,扎根社区7年,丰富的执业经验告诉曹锦峰:社区外科医生的肩上要开始“压担子”了。
“开展适宜外科手术”——看似一个小小的举措,对社区医疗机构而言则是一连串全新的挑战,而对生活在周边的不少日渐年迈的居民来说,这是就近就医的真诉求、新期待。
早8点开诊的外科诊室
看三个半小时门诊,医生只得空喝了一口水
曹锦峰所在的外科门诊,在嘉兴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二楼门诊区的最里间。工作日早上8点,外科门诊准时开诊。记者准点赶到时,已有五六位患者在门口排队候诊了。
“曹医生,我的右手一阵阵发麻,晚上连觉也睡不好,不会是中风了吧?”诊室里,70岁的胡阿婆诉说着自己的病情,语气有些急,焦虑写在脸上。
“阿婆来,手动一动。”曹锦峰站起身,对胡阿婆的右肩做了一些测试,抬手、轻敲……“右上肢关节间隙性疼痛一周有余,考虑主要还是肩周炎。”听到诊断后,胡阿婆瞬时感觉吃了一颗定心丸,语速也平缓了不少,开始询问后续的治疗方案。
而此时,在诊室外,还有几位老年患者,一边闲话家常、一边耐心候诊。
最新统计显示,上海人口预期寿命为83.18岁,这座超大城市正迈入深度老龄化。根据最新发布的《2022年上海市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监测统计信息》,2022年上海户籍人口1505.19万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553.66万人,占总人口的36.8%。
嘉兴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辐射的周边社区,居民约7.3万人,这里的就诊患者平均年龄约65岁。随着年龄一岁岁往上叠加,不少人遇到了同一个麻烦:骨头“松”了。
80岁的张阿婆拄着拐杖,颤颤巍巍走进诊室,“曹医生,这段时间我的腿一直抽筋,疼得厉害”。
张阿婆是老患者,曹锦峰认识她,于是快速从电脑中调出X光平片。他不禁皱了皱眉,因为平片上已出现骨质疏松的征象,这意味着张阿婆骨量流失至少超过30%,是骨质疏松的晚期表现。
曹锦峰指着贴在桌上的“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开始给老人讲解病情。“阿姨你看,正常的骨基质骨上的‘孔’很小,而骨质疏松骨密度低,骨上的‘孔’很大,你现在就是这种情况,要快点补钙。”
曹锦峰的诊疗桌很有特点,玻璃板下压着几张疾病解析示意图,形象的配图加上他的讲解,老年人对所患的疾病一听就懂。
当然,来看门诊的也不都是老年人。正在看诊时,隔壁换药室护士葛依珍突然跑了过来,“曹医生,有个小伙子左脚被车轮刮了,伤口没处理好,已经感染”。放下手头的事,曹锦峰快步走过去。
一进换药室,小伙正龇牙咧嘴地坐着,长条形伤口从脚踝“爬”至小腿,伤口处明显发黄,如同长了一层淡淡的黄色苔藓。消毒、上药后,曹锦峰又叮嘱了后续的皮肤照光治疗。
小伙子离开不过10分钟,诊室里又陆续来了几位患者。年轻女孩赏花时被蚊虫叮咬,腿上起了水泡,瘙痒难忍;七旬阿婆搭公交车时,不巧摔了一跤,右胸壁挫伤;老伯正在带状疱疹激光治疗期间,要定期复诊……
上午三个半小时的门诊,曹锦峰只得空喝了一口水。
“最初,中心开出外科门诊时,还遭遇过一些质疑,连我们自己也没底。”嘉兴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黄柳坦言,从区位看,中心周边“强手林立”,不乏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新华医院、岳阳医院等大型医院。再加上近年来随着虹口区旧改持续推进,嘉兴路街道辖区内的居民逐渐分流。“上海优质医疗资源丰富,患者们都‘用脚投票’,会青睐家门口的社区医疗机构?”
事实证明:这里的外科门诊量竟出人意料地“逆势”上扬,目前日均接诊量近70人次,医生工作强度着实不小。
“到这里看病,方便、实惠!”患者王老伯此前因胸腹部外伤,在三级医院完成初次诊疗。此后,他便回到社区医疗机构完成后续换药治疗。“我家离这里步行10分钟,早上买个菜,再来换个药,基本不用等。”王老伯皮肤敏感,曹锦峰还贴心为他尝试了几款不同品牌的胶布,避免老人出现过敏。
正如王老伯所言:“老百姓看病,最大的诉求就是以最简便的方式把病看好。”当这份诊疗需求能够就近得到满足,居民与社区医疗机构之间的“黏性”自然就会加大。
下午2点的无影灯下
门诊小手术半小时完成,患者当天就能回家
当68岁的老俞赶到嘉兴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时,刚好下午2点。他是来做手术的,中午出门前,还抽时间洗了个澡。
两年前,老俞发现自己左侧小腿上长出了一颗黑痣。时间推移,黑痣越长越大——近1厘米大小,表面毛糙,边缘不光滑,这提示黑痣有恶变的可能。
“医生说最好切掉,但我怕麻烦,还不如不弄。”老俞常陪父母跑医院,见惯了大医院的就诊“架势”,轮到自己,不想折腾了。切痣一事,就此搁置。
改变,出现在不久前。有一次,他来中心配药,恰巧看到曹锦峰门诊上新摆出了一块标识牌——“体表肿块、门诊手术,欢迎咨询”。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老俞找到曹锦峰,“没想到曹医生看了看,直接告诉我,能做”。
社区医疗机构开展外科手术,在上海其实有史可稽。早些年,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被称作“地段医院”时,一些地段医院可开展不少基本的外科手术。但随着后来社区医疗机构功能调整、定位转变,社区的外科能力也逐渐萎缩。
眼下,随着上海翻开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篇章,重点强化社区卫生的医疗服务能级,社区的外科功能也再次被提及。目前,全市已有不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陆续推出或正筹办推出外科门诊,尤其是外科小手术。
在嘉兴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下正开展的适宜外科手术包括体表脓肿、皮脂腺囊肿切开引流,体表肿块、脂肪瘤切除,清创缝合,拔甲等。常见的外科小问题,基本都能在外科门诊“一站式”解决。
在签署完门诊手术告知单、完善术前检查后,老俞踏进了治疗室。下午2点半,手术顺利完成了,黑痣样皮肤肿块被切得干干净净。720元的手术费和病理检查费,经医保报销,花费不过百元。
术后,曹锦峰不忘叮嘱老俞:“回去路上小心,不要沾水,明早来换药!”老俞摆了摆手:“就五分钟的路程,谢谢曹医生!”
烦心事解决了,老俞心定了。
其实,就在不久前,还有一位老伯也因为曹锦峰的出手相助,专门给他送了一面锦旗。原来,这位八旬老伯的手臂上长出了多发性脂肪瘤,皮肤上的“小点点”越长越多,开始影响生活质量。老人家跑过好几家医院,但听说检查、手术排期要等很久,也不想麻烦家里人,于是就一直拖着。“简单的小事何必大费周章,我们完全有能力满足他的就诊需求。”在曹锦峰的门诊上,接诊当天,他就做了安排,为老伯顺利切除了脂肪瘤。
“社区是离居民最近的地方。许多老人看病的第一站就是社区,我们所能做的是尽量让他们在家门口解决问题,减少奔波。”曹锦峰深谙老年人的“心事”——既想把自己的病看好,但又怕麻烦,所以很多时候,老人宁愿默默忍着、拖着。可小病不治,就有可能出大问题。类似于黑痣切除这类诊疗行为,本就是将预防关口前移的一种手段。
说到这里,曹锦峰向记者展示了案头一沓此前手术患者的病理学报告单。在诊疗过程中,曹锦峰绝非“来者不拒”,若发现患者术后病理结果异常,他会直接为患者预约上级医院的专家门诊。“小病绝不大治,大病也绝不能小治,医疗安全永远摆在首位。”
“就以血管瘤为例,它常常会伪装成囊肿的样子。要做出正确鉴别,既需要医者的经验判断,也离不开B超等辅助检查。”曹锦峰说,若血管瘤长在大动脉处,一刀下去弄不好就会大出血,现在的社区医疗机构还没有能力处理。
其实,在外科门诊上“被劝退”的患者也曾提出异议,希望医生“通融一下”,但曹锦峰始终坚持:社区外科要有所为,也要有所不为,其目的是帮助患者解决难题,而不是因为逞强而制造新难题。
傍晚5点的居民家中
“健康守门人”签约一位居民,服务一个家庭
在扎根社区之前,曹锦峰有一段经历:他原是三甲医院的一名普外科医生,做过13年外科手术,后因个人身体原因,不得不告别手术台。2016年,嘉兴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两名外科医生正巧到了退休年龄,曹锦峰“补位”后,这里的伤口处理、换药等工作得以顺利衔接。
眼下,随着中心发展迎来新的转折点——外科门诊与外科手术“重开”,对曹锦峰而言,施展拳脚的空间显然比过去更大了。
下午5点,中心的门诊服务正式结束,但忙碌了一天的曹锦峰还不能回家,他还有一档任务——上门为签约居民服务。因为他不仅是一名外科医生,也是一名家庭医生。
作为“健康守门人”的家庭医生制度,自2011年在上海实施至今已超过10年。据统计,目前全市累计签约居民达920万人,按常住人口来算,签约率在37%左右,65岁以上老人签约率近90%。仅曹锦峰所负责的嘉兴路街道大连居委就有居民7000多人,老龄化程度达30%以上。
按约定时间到达,电梯门刚一打开,刘老已候在门口,“不好意思,曹医生,麻烦你了”。
刘老今年88岁,近来血压有些不稳,他想请曹锦峰把把关。“老人家血糖、血压偏高,还有冠心病等一些基础性疾病。”曹锦峰拿出便携式血压计,“血压145/75毫米汞柱,稍微有点偏高。”为老人家重新梳理了用药规范,又叮嘱了生活起居,曹锦峰这才离开。
“签约一位居民,实则是为一个家庭服务。”落日余辉洒在曹锦峰身上,走在回家路上,他放松下来,话匣子打开了,顺便提到一件往事。
有一回,刘老的儿媳陪着老人来看病,老爷子气色还不错,儿媳反倒脸色“苍白”,当了多年外科医生的曹锦峰当即看出症结,“恐怕是肝脏出问题了”。果真,刘老儿媳的肝功能检查报告验证了他的判断——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双高。由于得到专业且及时的诊疗建议,此后,刘老一家更信任曹锦峰了。
“我们的患者里,老年人群占比不少,基础性疾病多,身体底子差,加上还有家庭病床,情况比较复杂,光靠内科医生远远不够。”在黄柳看来,承接更多居民就近就医的需求,社区医疗机构很需要外科医生,也需要适当拓展一些外科诊疗能力,否则很多医疗服务无法拓展。
时下,看着外科业务量节节攀升,嘉兴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在考虑人员储备和扩招事宜。很显然,社区医疗机构的转型发展正在潜移默化中引导一些患者改变原有的就医习惯。可伴随着社区医疗服务能级的提升,迈出了第一步、后面的路怎么走?起步之后能否提速?
按照黄柳的工作计划,“要让更多好医生扎根社区,也要培养出更多优秀医护,尽可能让更多居民在社区就能满足基本的就诊需求”。
今年,中心特地引进了一台二氧化碳激光治疗仪,可处理疣、色斑、瘢痕等皮肤问题,进一步丰富治疗手段。此外,中心新引进的CT设备已调试完毕,马上可以投入使用。门诊上,不时有患者询问这一消息,当得知CT设备即将投用,大家都很高兴。
“对于家门口一点一滴的改变,居民很关心,这也激励着我们不断做得更好,尽可能‘兜住’患者所需。”曹锦峰说。
记者手记
让老百姓多一种就医选择
站在社区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时下的上海,一部分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陆续推出外科门诊,开展适宜的外科手术。对于家门口的新变化,感受最深的自然是周边居民,尤其是老年人。在采访中,不少老年患者都由衷地为这一利好消息点赞:看病不用走远路、不用麻烦人,这样的便捷就医体验,实际上是让老百姓多了一种选择。
不过,在社区医疗机构推出门诊“小”手术,其中的门道可不小,涉及场地、设备、人才等多种因素。一个环节不到位,就有可能“掉链子”。毕竟,医疗是一种特殊的服务,关系人的生命,安全永远放在第一位。也正因此,一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试水外科手术时,或向上牵引资源,或向下夯实自身,小步慢走,只为稳扎稳打。
当社区的基本医疗服务功能不断被强化,家门口的医院能否拿出真本事、练就硬实力,克服眼皮子底下的困难,用实际的工作成效留住患者、造福患者?随着主题教育的深入开展,我们期待能有更多回应居民对就近就医需求的更优解。
作者:李晨琰
编辑:范菁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