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因城聚,城以人兴。三岛各行各业的无数奋斗者,为了崇明发展而精耕细作,我们陆续推出“我在崇明,蛮好的”系列人物专访,邀请这些奋斗者,讲述属于他们和崇明的故事,敬献每一位参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平凡英雄。
【资料图】
一个70后、三个80后,四个崇明“老男孩”,都在向化镇经营着各有特色的乡间民宿。2023年,这四个“老男孩”中年再创业,这一次,他们选择了另一条“赛道”,虽然创业之路仍然不易,但他们相信,只要用心和坚持,一切都会好的。
直面“客荒”,发力破局
何宏,向化镇“海月舍”民宿的负责人,2018年,他与妻子辞职回到崇明,将家里的老房子,改造成了一家以“茶文化”为主题的“禅意”民宿。
这两年,借着崇明举办第十届中国花博会的契机,包括“海月舍”在内的一众崇明民宿,都迎来了“井喷式”游客潮。何宏说,自己或许已经习惯了自家民宿持续“满房”的状态,所以,面对今年客源数量的减少,何宏和妻子也曾“慌张”过。
眼下,游客们的出行目的地变得多元可选,岛内民宿业的竞争维度和压力无疑都被放大,当竞争环境发生改变的时候,经营策略自然也要“随变而变”。
着眼当下,何宏依然想在家乡做点事,因此,他拿出的策略是——变“抢回外需”为“盘活内需”,开拓新市场、布局新产业。“去‘桥头堡’陈家镇试试,我有信心。”回乡经营民宿这几年,何宏也经历过不少坎坷,面对不得不做的改变,他依然相信坚持的力量。
四人合伙,向着陈家镇出发
人到中年再创业,看似有点冒险,但对于何宏来说,却是重拾多年前的老本行。
20多年前,何宏曾在市区做过餐饮,所以对于这个领域,他有着老道的经验和思考。
“一起去陈家镇弄一爿店!”何宏说。向化镇有个“民宿联盟”,经营民宿的同行时常聚在一起或是交流或是闲聊。2023年初,在一次聚会上,何宏提出了想去陈家镇做餐饮的想法,没想到得到了另外三位民宿业主的合力响应,当即表达了想“加入”的想法。
四个合伙人合影
之所以把创业点位选在陈家镇,何宏团队看中的是这里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不断焕活的客源优势。紧邻上海新纪元双语学校,长江大桥下来开到这里不过10分钟。
“你别看我们的店是在村子里,来来往往的却有很多年轻人,这里有活力、有烟火气,我们看好这里!”何宏说。
“公社”开张,是怀旧也是创新
经营民宿这些年,何宏几人也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在多元生态下如何寻找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在陈家镇,已经有不少饭店各凭特色打响了品牌,拥有了固定客源。所以想要在这个餐饮业“百花齐放”的乡镇上,创立有辨识度的品牌,本地特色、创新概念、品质品味缺一不可。
走进何宏几人在陈家镇村庄里创办的“陈西公社”餐饮店里,老土灶、八仙台、搪瓷杯、老画报……“老早喊底”公社食堂的氛围感扑面而来。“在这里,可以感受很多复古元素强烈的视觉冲击,同时也有现代感的市井味道。”何宏说。
乡而不土、古而不旧,这不仅是这家店的装修风格,同时也被融入了菜品的风味里。“年轻人爱吃辣,所以我们店里的口味比较迎合他们,虽然开张没多久,但已经有回头客了。”何宏说,“陈家镇的年轻人很多,而这些‘主要消费力’也是我们的目标客户,陈西公社根据本土食材,主推的是务实又创新、有味有看点的创意菜。”
百花齐放才是春,这或许是当下陈家镇各行业的真实状态,这里充满着挑战与机遇,也吸引着像何宏这样的创业人来到这里勇敢“掘金”。
“在崇明做事业是我一辈子的事情。”何宏坚信,人生的走势不会一直向上,自然也不会一直向下,对于未来,他和团队里的每一个人都充满信心。“我们在崇明蛮好的,踏踏实实做事吧,我们店会火的,我们会守着这家小店,也等着地铁通过来……”
记者:顾欢欢;摄影:曹锦淞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陈锦源
责编:李琳、朱怡婷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