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上海5月14日电 (记者董志雯)3月28日,在全国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工作会议上,杨浦大创智创新发展示范园区正式获评成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这意味着大创智成功通过“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的创建验收,同时也是本次上海唯一获此殊荣的园区。
大创智创新发展示范园区,是杨浦实践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三区联动”,学城、产城、创城“三城融合”理念的核心区域,是上海创新创业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地标,是上海产城融合转型发展的缩影,呈现出以优秀文化为内容、以科技创新为引擎,融合“大设计、泛娱乐、新出版、慧生活、畅消费”等多种文化旅游元素的“大创智”品牌特质。超过4500家企业在这里成长,超过17万名知识工作者在这里创业、工作、生活。
如何全方位谋划园区的新一轮创新发展?“出圈”背后如何保持硬核实力?杨浦有着自己的思考和实践,其中听取各方声音尤为重要。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5月12日下午,大创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发展研讨会在学悦风咏书社召开。杨浦区委书记、区长薛侃,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金雷出席会议并讲话。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尼冰参加,副区长施方主持会议。
会议邀请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会长郑惠强、北京京和文旅发展研究院院长范周、同济大学副校长娄永琪、上海市网络视听行业协会会长徐辉、东方明珠产业基金董事总经理魏斌等专家就大创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发展进行深入讨论。
薛侃指出,杨浦要研究把握好文化产业策源力,利用杨浦高校集聚优势,做深做透“三区联动”工作,实现高校资源禀赋对园区建设的策源推动效果。要全面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加强文化加科技的耦合效应,以宽容审慎的态度,解放思想、鼓励创新,积极拓展产业门类,抢占未来文化产业新高地。要充分发挥文化产业政策引领力,把握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新方向,不断更新细化产业政策,打造全链条服务,为产业项目培育贡献力量。要持续打造文化产业环境吸引力,举全区之力打造创业热土,盘活存量资源,产生文化产业集聚效应,推动大创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建设。
金雷建议,要准确把握政策导向,把握好产业的发展方向。紧盯新人群、创造新消费、形成新产业,要从“Z时代”人群特点出发,打造契合的艺术欣赏氛围和环境。要坚持科技与文化的定位,做足技术加艺术的文章。依托科技创新,夯实底层架构,驱动文化产业加速发展,更好地弘扬中华文化。要与世界互动,做好国际国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积极借鉴和引入国内外优秀经验做法,实现园区的多元化发展。要注重软环境建设,大力研究推出普惠政策,产生人才招引效应,为园区发展聚智聚力。
如何对标国内外先进经验?郑惠强建议,围绕细分产业赛道,建立行业图谱和合作渠道。要做好中小企业扶持孵化,积极用好大学资源,加强文创氛围营造,形成青年社区口碑,形成项目表路线图,同时做好宣传推广,进一步打响大创智品牌。
园区在今后发展中如何不断完善和提升?范周结合现有国家文化创新产业园区创建经验,深入剖析并提出,要持续放大杨浦“三区联动”效应,做好文化产业人才引进,创新服务理念、经营理念、服务模式,打造上海乃至中国的文创园区“文化+科技”融合新样板。
娄永琪建议,大创智园区发展要持续加深区校合作,将“大学”这篇文章做大、做新、做深,充分发挥高校集聚带来的知识力、青年力、社群力,深挖高校的新兴学科溢出效应,聚焦大创智和环同济等重点功能区建设,推动区域生活方式转变,同时将高校内部的国际合作与园区发展需求有机结合,增强杨浦产业发展的国际化水准。
徐辉从网络视听行业发展角度建议,大创智国家示范园区建设,要用好网络视听经济这块牌子,聚合上下游企业及关联业态。
魏斌建议,在大创智的未来建设中,要充分挖掘资本杠杆效应、链接效应、放大效应,依托资本纽带,既基于优质场景继续增强园区优势产业发展竞争力,也吸引更多具有竞争力的初创企业,更好形成文化产业集聚,进一步提升区域全球竞争力。
“进一步打造人才汇聚的宝地、创新创业的福地、产业发展的高地。”这是大创智建设者们的目标,未来可期!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