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第二期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下称:中山医院)“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心肌炎临床诊疗”学习班正式开班。中山医院供图
中新网上海5月25日电(记者 陈静)随着诊疗水平的提升,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为代表的免疫治疗在肿瘤治疗领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可随之而来的毒性管理也愈发成为肿瘤诊治中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生了肿瘤,却栽在心脏?”,这句话对肿瘤患者来说并非危言耸听。
25日,第二期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下称:中山医院)“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心肌炎临床诊疗”学习班正式开班,吸引全中国近百名肿瘤科、呼吸科、心内科等医生前来学习。课程由中山医院肿瘤心脏病团队依据数年临床经验精心设计:从临床实践、基础研究、药物应用等多个方面深入阐述,帮助学员熟练掌握ICIs相关心肌炎的预防、监测、鉴别、诊断、处理等多个关键环节。
ICIs在有效治疗晚期肿瘤的同时也可能导致“心脏毒性”(心肌炎)的发生。这种心肌炎常起病隐匿,等到发现往往已经错过最佳干预时机。据介绍,尽管“心脏毒性”发生率仅为0.06%~3.8%,死亡率却高达39.7%~66%。为对抗肿瘤治疗过程中的心脏不良反应,以及针对合并心血管病变的肿瘤患者进行综合管理,全新的交叉学科“肿瘤心脏病学(Cardio-Oncology)”在世界各地蓬勃兴起。2018年4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肿瘤心脏病团队率先在华东地区开设了肿瘤心脏病多学科(MDT)联合门诊。多年来,团队聚焦ICIs心肌炎这一世界范围内困扰肿瘤界和心血管界的热点与难点,在临床实践以及基础研究领域发力。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当日表示,合并心血管基础疾病的肿瘤患者综合诊治,直接关系到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据了解,中山肿瘤心脏病多学科团队是中国最早开展肿瘤心脏病临床与科研的诊疗单元之一,尤其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心肌炎的诊疗以及创新转化等方面多有成果面世。
周俭教授指出,尤其是ICIs引发的心肌炎起病早,部分患者病情凶险且进展快速。中山医院供图
中山医院副院长、肝肿瘤外科主任周俭教授解释,随着肿瘤诊治逐渐转变为“慢病管理”,无论是合并心血管基础疾病,还是各种抗肿瘤治疗引发心血管不良反应,都可能对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产生影响。他指出,尤其是ICIs引发的心肌炎起病早,部分患者病情凶险且进展快速。加强对该类病变的精确识别,提高诊断及处理水平,对于实现肿瘤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最大限度地增强疗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在采访中,葛均波希望能够帮助学员们及时、高效诊治肿瘤患者应用ICIs之后的心血管问题。
据了解,中国新增的癌症患者中,不少来自农村地区,提升边远地区肿瘤诊治能力十分重要。当日,前来学习的医生中,有8位来自内蒙古、广西、新疆等边远地区。他们获得上海复旦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陈灏珠院士发展专项基金支持,全程免费参与学习。该基金主任陈芸表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希望本次学习班的学员,能为更多肿瘤患者带去上海先进医学诊疗经验,服务更多民众。
有8位来自内蒙古、广西、新疆等边远地区的医生获得资助全程免费学习。中山医院供图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2019年,中山医院全面启动肿瘤防治中心建设,肿瘤心脏病多学科团队是中山医院肿瘤防治中心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医院院长樊嘉当日对记者表示,该院将建立全程化、精准化、智能化、人性化的全疾病周期的肿瘤综合管理模式,构建以临床应用为导向、医疗质量为主体、医教研防管全面强化的肿瘤防治中心。(完)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