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施行满4年。4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黄浦全力构建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不断完善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实效,以钉钉子的精神,久久为功,用心用情,推动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
(资料图)
4年间,垃圾分类已成为黄浦市民日常生活的“开门第八件事”,生活垃圾分类达标率达到95%。2023年上半年,黄浦区湿垃圾分出量300吨/日,干垃圾清运量580吨/日,可回收物主体企业回收量140吨/日,有害垃圾分出量0.06吨/日,持续保持生活垃圾产生量“三增一减”趋势。
完善体制机制,筑牢长效根基
2018年,黄浦区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推进工作联席会议成立。在区委、区政府、区人大、区政协的共同关心支持下,黄浦区始终凝心聚力,扎实推进垃圾分类行稳致远。
自《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以来,黄浦区分减联办牵头联办成员单位,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从原来的单打独斗,变成齐抓共管。区、街道垃圾分类联席会议制度有效落实,由居民区党组织牵头,居委、物业、业委会共同参与基层治理。
区委、区政府定期召开生活垃圾分类相关工作会议,部署具体工作;区人大常委会自《条例》实施以来,连续第五年持续开展监督;区政协多次开展专项监督,持续推动提升生活垃圾分类精细化管理水平。《条例》施行以来,为确保垃圾分类正确投放和环境整洁,由居民区党组织牵头,按照“一小区、一方案”,对垃圾分类投放的点位、时间进行征询、设置、优化,2018年以来,超1088个居住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安装了洗手装置和除臭设备,有效改善了人居环境,让垃圾分类从社区治理难点成为撬动社区治理的有力支点。
强化多方赋能,凝聚共治力量
4年间,黄浦区分减联办联合成员单位,广泛开展“垃圾分类七进”活动,联合区文旅局强化标志性景点景区和窗口区域垃圾分类宣传氛围,通过增设精细化分类废物箱,设置多国语言语音提示,营造人人知晓、广泛参与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
区绿化市容局与区文明办共同成立区级生活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总队和各街道生活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分队,指导志愿者开展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选树优秀志愿者典型。积极推动垃圾分类科普进校园工作;与区体育局、区妇联联合举办垃圾分类主题亲子运动会,形成“小手牵大手”的垃圾分类宣传格局。结合上海赛艇公开赛打造大型活动源头分类减量样板,向市民科普宣传垃圾分类新时尚。因地制宜串联区内低碳绿色场地资源,首批打造了“苏河线”“滨江线”两条市民体验路线,积极倡导垃圾分类,共同守护美丽家园。
科技引领新时尚,迈进黄浦2.0时代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垃圾分类未来发展需要,专题研究部署生活垃圾设施场地规划。目前全区规划了5处共计1550平方的可回收物中转场地,保障可回收物运营体系稳定发展。
居民小区在满足源头投放四分类功能的基础上,对照标准化垃圾房建设要求,积极打造精品示范社区。结合“回收服务进小区”,配置可回收物智能回收机器,打造居民身边的便民回收服务点;结合“一街一路”项目改建智能化垃圾箱房,提升投放环境和促进居民习惯养成;持续推进撤桶并点和充分挖掘小区闲置空间,打造垃圾分类“时尚新空间”。加大区和街道垃圾分类一网统管平台建设力度,创新运行机制和技术手段,推动垃圾分类2.0向精细化分类、智能化监管和资源化利用迈进,将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利用融入无废城市和碳中和工作,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
垃圾分类这项民生“关键小事”,也是基层绿色发展的“生态大事”。黄浦区将以时不我待的精神,继续奋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迈向新的高度,以打造“五个一批”为抓手,创建市民满意、环境优美、资源循环的生活垃圾分类新格局,谱写黄浦绿色低碳新乐章!
记者 / 王月华
编辑 / 张姗
图片 /区绿化市容局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黄/浦/进/行/时
JOIN US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