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社区食堂为何吸引年轻人”冲上热搜,许多一线小白领们开始涌入社区食堂,与爷爷奶奶们成了饭搭子。深圳400多间长者食堂,宣布全面向年轻人开放,花18元就能享用三菜一汤,还有整整9大块的盐焗鸡配老火例汤,让年轻人感受到久违的温暖。
这价格,这菜色,让人品出一股独属于传说中大厂食堂的福报感:几块钱吃遍八大菜系,大块牛肉与鲜虾齐飞,工资虽少但福利顶天,真正的人间平又靓、安全又新鲜。
(资料图片)
但我真实体会过的食堂,似乎并不是这个样子。大学里,食堂是永远洗不干净的不锈钢饭盆,以及阿姨打饭善抖的玉手,除了便宜管饱嘈杂,基本一无所有——月饼炒橘子这些黑暗料理真发生过,早餐连周杰伦来了都要感叹一首:“饭特稀,依然饭特稀。”
所以叛逆精神犹存的我没明白:这届年轻人,怎么一下子就拥抱起了曾经誓死叛逆的东西?
一家超现实主义社区食堂3.0的出现,刷新了我对食堂的刻板印象。
这是上海66梧桐院社区食堂。坐落于衡复风貌区、曾经的法租界,欧式洋房与梧桐老树交替掩映,自身是英伦风味满满的落地窗风格,与基督教堂比邻而居,连空气都洋溢着海派精致,让远道而来的city walker身心洗礼、一脸满足。
这里菜色主打海派风味,三十几块就能吃到海派烧肉、蚌壳豆腐和西芹白果,更有窗外哗哗下雨梧桐婆娑的美景作伴,简直是物质精神双重满足。精致白领争相传播,再也不用去花几千块钱、吃十几口菜、听主厨讲故事的omakase交学费了。
不止上海,越来越多的社区食堂,也在不同城市里前赴后继地改头换面,强势出圈。
比如这家,重庆江北区桥北社区食堂,占地一千平米,一份豆花饭只要4块钱,还能吃冒菜、小面甚至火锅,主打一个便宜到地平线的物价。
还有成都锦江R29社区食堂,主打绿白相间的多巴胺风格,17块钱两荤两素,从烧猪蹄吃到回锅肉,来一碗红糖冰粉收尾,巴适。
这些食堂,虽都是公私合营,目的是为了满足社区老人一日三餐需要,却全面超越”食堂“艰苦朴素的刻板印象,有的甚至还搭配上了茶馆、健身房这些年轻人更喜欢的设计元素!于是曾经对食堂毫无感觉的85后90后,也开始与2.0版本食堂相互刷新,各自成为依靠。
真的只是便宜么?我想知道,这些食堂是不是还有其他魔力,才能如此迅速的成为一线年轻人的饭点乌托邦?
先明确一下真·社区食堂与普通街边快餐店的区别。
社区食堂,一般由政府提供财政补助,由餐饮企业参与运营,多半开在居民社区内,价格比外界更便宜。绝大多数社区食堂会向社会开放,但社区成员享受更低廉的价格,福利性质与许多自称“食堂”的私人餐厅,本质上是不同的。
是不是真·社区食堂:一看饭点老人家多不多,二看有没有另一套价格。
然而就算不能享受老人们的特价福利,一线白领们似乎也热情不减地与爷爷奶奶搭伙干饭的 —— 这也是我最不理解的地方:年轻人为什么要占领老年人的食堂?自己做饭不好吗?点外卖不方便吗?
直到看到了开头那几家,认知才彻底颠覆。我身边的社区食堂会长这样么?我要去看看。
北京安贞里,密集的居民区。在零落的建筑工地和老旧的职工宿舍里,你会感觉从2023穿越回1998。在一片居民楼与供热厂烟囱的夹缝中,我发现了家门口最近的,也是最不起眼的招牌。
它在一个大杂院里,挑高很低、信号很差,不大但整洁的餐厅里,十来张桌子;有干煸肉丝、香辣烤鱼等大菜,也有16块钱三菜任选,主食无限量。我要了土豆炖肉、宫保鸡丁和炒青菜,炖肉虽香,但烹饪水平有限;米饭偏干,米的品质也不算高。
晚上7点多,食堂里客人很少,中年房产中介顶着稀疏的头发刚走,一个大爷揣着二锅头喝闷酒,一家不知所措的山东游客围在圆桌。见孩子不情愿地打饭,爸爸和奶奶在一旁商量:下一顿,咱要不还是找外面饭馆吃吧?
安贞里位于北京北三环外,1982年以前还是农田,如今是占地5万平米、有六十栋楼、共5000多户人家的高密度居民区,大到有自己的医院、职校和消防站,小区幼儿园甚至有自闭症康复中心。在居民区林立的北三环外,安贞里坐拥三个地铁站,有便利生活,更是北漂群体的优秀避风港。
这家社区食堂,应该是招待所与社区的合营,食堂直通招待所,不到十平米的房间塞着三张单人床,“小卖部”只有一个货架,卖方便面、饼干和简单的洗漱用品。来这里吃饭的人,在北京的大熔炉里但求温饱,不求体验——而这也是很多人记忆里熟悉但不想再去的“食堂1.0”。
北京会有更“进步”的社区食堂吗?趁着刚入夜,我来到了第二家位于亚运村的社区食堂。
这里位于北四环外,为举办1990年北京亚运会而建,如今即是高密度但更现代的居民区,也是许多商圈的交叉地段,不少成功的北漂人,最终在这里安家。
地段一换,食堂焕然一新。令人赏心悦目的多巴胺色系装修,足够的挑高与满格信号,以及形似宜家餐厅取餐动线,两菜一汤只买20几块钱,美好的一人食小份菜,不仅是妥妥良心价,更让你彻底断绝浪费粮食的罪恶感。
重点是,我真的看见了三五成群的年轻人,有些人还戴着工牌,在餐盘前交谈甚欢;有些则是一人食,左手机右碗筷,吃饱回家。
这是一家空间适应性很高的食堂,有一人食的座位,也有四人简易卡座,更有一字排开的共享桌,让你既可以不尴尬地享受一人食,也可以三两而坐,甚至可以一群人吃烤串——没错,这既是大众食堂,也是可以点菜、撸串、吹大绿棒子的地方,区别在于营业时段。
原本与食堂不沾边的“美食”,开始在新的空间感里交错,既可以选择低价吃饱,也可以多花点钱吃得更好,毕竟食堂菜首要满足便宜,但也可以做得精致些。对了,这里没有包厢,一切饮食都在公共空间里完成,无形之中也没了门槛。
虽说比不上上海那家社区食堂的设计感和绝佳地段,但这2.0版本的社区食堂,已经不是我们记忆里的,来自上世纪的食堂了。
在第二家社区食堂“酒”足饭饱,我对食堂的刻板印象才真正被刷新(这里甚至有免费的茶水和高速wifi!)。这时再回看上海的那家所谓“新时代社区食堂”,我似乎开始明白年轻人热爱它的原因:
那座兼具美感与美味的66梧桐院社区食堂,真名是“天平街道邻里餐厅”,坐落于匈牙利建筑师邬达克设计的院落之间,本身是徐汇区的文物保护建筑,原为区体育局办公地。
2013年起,上海逐步推进社区嵌入式养老,包括新建数百座社区食堂。2019年,徐汇区将机关整体迁出、重修老洋房,并将食堂部分进行现代化改造,才有了这家出道即巅峰的社区食堂。
坐拥好地段、拥有好颜值,这还不够。早餐时段,这里有1.9元的鲜肉大包,4颗9元的生煎包,还有豆浆、油条、大肉粽等轮番上阵,都是现做现卖。午餐时间,这里有16块钱的糟熘鱼片,4块钱的油淋小青菜,还有18块钱的油爆大虾,打包特方便。晚餐时段,这里营业到9点,额外有羊肉汤、炭火打边炉等一系列选择,本帮结合外埠口味,简直太棒。
如今在北上广深,喝杯精酿啤酒几十块钱,一人食外卖随便三四十,偶尔聚个餐,人均好几百… 为了省钱,也为了吃好,年轻人最初的选择是锻炼厨艺,疫情那几年,无数的人练就成了家中顶级大厨,分分钟就可以做出三菜一汤。
只可惜三年的锻炼敌不过一返工就被不断压缩的个人时间。那些不愿天天被外卖APP锁死的人,不愿天天路上随口对付一顿的人,再一次与所有人一起,卡在了快节奏的轮回里,既不甘于预制菜的控制,又无力将下馆子变成日常。
上海天平街道这样的社区食堂,做到了设计感和价廉物美并重,不算多但相对可观的选择空间里,无论月薪5万或月薪5千的人,可以同样感受自在,在食物面前一视同仁。
说到底,食堂的存在目的不是“好吃”,而是在可控的范围内让每个人都能平等地“吃好”,用吃消除人与社会的距离,建立一种简单温暖的双向奔赴。而“社区”的定义,就是把社会群体生活建立在一定地理区域内,可见把“社区食堂”扩充了解释,就是建立群体生活意义的吃饭空间。
在社区食堂,你可以选择三五好友小酌啤酒谈笑风生,也可以一个人拖着疲惫的身躯,自在地表达此刻社交的全面暂停。新型社区食堂不仅让更年轻人有了便宜得体去处,也让一个人不知道如何做饭的年轻人有了走入社会的去处。
于是当你看见食堂里满满一溜几十种菜任你选时,当你不用在乎遇见谁,不用刻意打扮,不必考虑摆盘,不用修图半小时求赞,更不用故意买十几种食材做沙拉、朋友圈先吃时,食堂那三菜一汤的朴素安全感,足以击退一切紧绷的矫揉造作。
是的,我们赛博上香,我们食堂聚餐,我们马路蹦迪,我们又闷骚又奔放,在紧绷中寻找松弛,在松弛中享受自我,在食堂少花点钱、多干点饭,拯救空虚寂寞的胃,和不想再被叨扰的灵魂。
在社区食堂里,我们不用再过刻意的精致生活。毫无压力地吃好每一顿饭,比什么都重要。
本期作者| 水水
编辑|梅姗姗 斯小乐 视觉/创意|BOEN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