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成长营”让小朋友和老年人有了好去处。 (采访对象供图)
团队小传
青浦区盈浦街道西部花苑居民区党总支,在社区构建起“党总支-片区干部-楼组长或单元长-志愿者”四级党建网络。385名在职党员、162名社区党员分布于186个楼道,形成以党员为骨干的“楼管会”,使党建触角从社区延伸至楼道。同时,设立“佐邻友里”工作室,形成常态服务品牌,为基层治理赋能增效。
【资料图】
这几天,在青浦区盈浦街道西部花苑“社区成长营”,大学生志愿者正向放暑假的小学生介绍中国各个传统节日。门外,一位等待小朋友下课的家长告诉记者:“社区成长营真是帮了我们双职工家庭的大忙了。在此之前,一到暑假总担心孩子无人看管,来到这里,既有老师教知识又有同学一起玩耍,着实让人安心。”
社区成长营能办得好,得益于党建工作对于基层治理的增效赋能。在西部花苑党总支的带领下,385名在职党员和162名社区党员共同打造了“佐邻友里”特色党建服务品牌。在这个温暖社区,不仅有社区成长营,还有文体沙龙、“王老师法律事务工作室”、“铁道兵聊吧”红色讲堂、“翰墨苑”书画站等多支社区自治团队,党建触角从社区延伸至了186个楼道。
一老一小都有“家门口”好去处
为解决小学生寒暑假“看护难”问题,自2015年开始,西部花苑党总支就利用居委会空闲办公场所,在寒暑假开设“暑托班”“冬令营”等社区成长营,并招募在职教师、大学生志愿者等进行志愿服务。据西部花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朱珠介绍,今年暑假,西部花苑分别在7月和8月开设两期社区成长营,让社区百余名小学生度过一个安全、快乐、有意义的暑假。
上海师范大学2021级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朱子怡从小住在西部花苑,得知社区成长营在招募志愿者,她立刻就报了名,“给成长营的孩子们上课,是一次很好的社会实践,也能体现自己的社会价值”。
不仅小朋友们有了好去处,小区里有共同爱好的老人家——社区铁道老兵群体,还自发组建了“铁道兵聊吧”。老兵们经常在此聚会,或是编撰回忆录,或是开办红色讲堂,其中一名退伍军人陆林根还成立了小家电维修点,3年里帮居民修理了近千件小家电。
“这些志愿团队都是社区‘3+4=7’志愿网络的一份子。”朱珠告诉记者,近年来,西部花苑居民区党总支持续不断完善社区志愿网络、拓展其服务功能,努力构建亲邻、睦邻、助邻的社区新型邻里关系。
她进一步解释,“3”代表着由党总支、“两委”班子、党员骨干组成的3级“亲邻”工作室,日常接待居民听取他们的意见,聚焦社区难热点共同找寻解题方案;“4”指的是4级“睦邻”楼管会,在每个楼道建立由“居委会干部-楼组长-单元长-志愿者”组成的自治阵地,回应居民诉求,进行社区自治;“7”则是指代社区七彩“助邻”志愿队,由红色党员志愿队、橙色退伍军人志愿队、黄色文艺宣传志愿队、绿色护苗志愿队、青色心理疏导志愿队、蓝色法治志愿队、紫色助老志愿队共同构成。
公用楼道脱胎换骨成“听汐廊”
西部花苑是一个老小区,一些边角之处难掩岁月的痕迹。为了让环境重新焕发光彩,居民区党支部和居民们经常一起出主意、想办法。这不,一条公用楼道就成功从垃圾乱堆的地方转型成了可供居民休憩、聊天、游戏的社区“微家”。
西部花苑居民区党总支副书记施静燕介绍,西部花苑二区9-10号过街楼本是紧邻社区门岗的公用楼道,破旧的过道堆满了居民不要的桌椅板凳,居民们就在这种脏乱的环境中聊天。为改变这一局面,社区议事会多次实地调研、商拟方案,最后决定搬来石桌、石椅、黑板报等设施,用防腐木围栏围起来,墙壁也刷成了清新的绿色。自此,在这扎堆儿的居民更多了,满心欢喜的居民们还给这里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听汐廊。
从解决一件件身边小事做起,西部花苑逐步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打造形成了“佐邻友里”特色党建品牌。
朱珠表示,这一党建品牌日常工作可以概括为“人”“事”“能”“情”。一是关爱身边的“人”:通过“佐邻友里”志愿服务网络,结对帮扶,传递邻里温暖;二是协商楼道的“事”:“楼管会”牵头,搭建“佐邻友里”民主协商议事平台,共商共治涉及居民公共利益、公共服务的实际问题,如加装电梯、墙面改造等;三是发挥集体的“能”:建立“楼道微讯”平台,协助解决邻里事务;四是增进邻里的“情”:组织动员积极参与社区邻里节系列活动,如社区面食云比武、邻里故事我来讲等活动。
在西部花苑党总支的努力下,党建服务的触角持续延伸,为社区生活增添了不少暖意,也让小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作者:张天弛
编辑:施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键词: